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意识[策·拾壹]

(2018-02-20 15:51:10)
标签:

创新

策略

历史

哲学

分类: 飞刀十二策

意识[策·拾壹]

人们处理事务、解决问题的方式千变万化,而大体都可划归为依仗力量和依仗谋略的两种风格,即所谓的“力量流”和“谋略流”。“力量流”,即重视自身力量的蓄积与释放,依靠强大的实力基础,在竞争中打压对手,获得更多的生存空间。该风格实质上是依靠自身发展和积淀而赢得竞争。“谋略流”,则重视自身谋略的策划与使用,依靠高明的谋略技巧,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减少自身力量的损耗,以最小的代价获得竞争的胜利。该风格意在以谋略误导或欺骗对手而赢得竞争。正如同人格分析理论一样,一个人往往并不是只具有一种人格,而是多种人格的混合体,故而人们的处事风格往往也可能体现出“力量流”和“谋略流”相融合的特征。

然而,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人们也渐渐地发现了这两种风格的不足与局限。对于“力量流”来说,虽说依靠个人实力赢得竞争,不涉及伦理道德的困局,是争取胜利的根本途径。但是,该方法见效过于缓慢,且受客观因素影响较大。更重要的是,作为博弈的参与者,特别是多元博弈的参与者,即使是优势的一方,对于全局来讲,自身力量依然是有限的,实力再强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毕竟也是一个定数。由于自身力量的局限性,决策者总觉得有些力不从心、局面难于掌控,很难体现出强大而持久的控制力。对于“谋略流”来说,诚然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力量流”在自身实力消耗上的不足,也可以利用计谋为自身争取一定的外力援助,克服了“力量流”见效过慢、实力过耗等缺点。特别是,兼顾谋略与力量二者的“谋略-力量流”确实也是当今社会解决问题的主流方式。但是,谋略作为一种以诡道为基础的思维方式,其自身的缺点也显现无遗。第一,谋略多数是以欺骗和隐瞒为基础的,对于某些场合并不适用,不仅损害团结,而且触犯伦理道德,容易造成人心的背离;第二,谋略给与对手造成的多半是一个错觉或幻象,是有时间限制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影响势必削弱,效力降低,甚至激怒受众,使其产生被玩弄的愤恨。这两大缺陷决定了谋略只是一种权宜之计,治标不能治本,不利于事业的长期发展。

针对这个困局,飞刀在这里引入一个新的观点,即“意识流”。我所讲的“意识流”是一种通过对现有二元思维或对立命题的超越,从而获得全新策略的思维流派,它既不完全依赖于力量,也不完全依赖于谋略,而是以不拘泥于现有忆想差别的更高层次意识,着力于未知元素的引入、全新对立的选择和变化趋势的预判,通过全新视角或者全新命题的切入,占得竞争先机。与此同时,注重减少二元博弈,规避零和博弈,从而有利于自身的长远发展。那么何谓更高层次的意识呢?就虫子和人来说,虫子没有四肢,只是依靠身体的屈伸进行运动,当你在它周围画一个火圈,它就无所适从了,因为它的活动范围就是一个折叠着的平面,是一个二维世界。而当人类面临着同样的状况时,只需要很轻松的用腿迈过就可以了,这是由于人是生活在三维世界里的生物,具有比虫子更为高层次的空间意识和行为能力。同理,对于时间而言,一个小虫子可能仅是在春天出生,到秋天死去,而对于冬天它根本就不知何为。人类是万物之灵,在此方面自然要强出虫子许多,而根据人类个体间意识层次的不同,对于时间的前瞻能力也大不一样,有的人可能只能对周围事物的短期境况具有一定程度的预料,而有的人则可以有效的预言和影响社会自然等重要方面的长期走势。这些意识层次在时空观中的差异听起来有些过于玄妙,下面我们举个生活中的简单例子。不是所有人认为大粪是臭的而有个人认为香,他的见解就高明,据此只能证明他嗅觉有问题;如果你能够利用大粪作为肥料种植出大米,并以之发酵产生沼气,再用大米和沼气来煮出香喷喷的米饭,这才是高明。因为,此时你的自身意识已不再拘泥于原有的对立差别,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也就是说你在此问题上已经产生一个更高层次的意识。占据公众认识的反面进行思维,只是辩证思维的一种形式而已,我们在思维时,应把重点放在对原有对立差别和思维定势的突破上,而非拘泥于某种思维方式。高层次意识就如同心底迸发出的一道智慧光芒,深彻我们的灵魂,给人以启迪和顿悟的快感。再比如,两个人分一个橘子,如何分配最为平均?“力量流”认为,选择手法最好的人来切,确保操作的可靠性;“谋略流”认为,让一个人来切,而要另一个人来先选择,确保了操作的公平性;“谋略-力量流”则认为,让两人中手法最好的人来切,让另一个人来先选择,兼顾了可靠性与公平性。而作为“意识流”则有可能会形成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策略,他在之前的信息搜集中了解到一个人想用橘肉来榨汁,而另一个人用来橘皮来做蛋糕,之后他又突破了等量分配这种狭义的公平概念,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各自需要的全新公平理念,对橘子加以分割,即形成了“橘肉橘皮各尽其用,甲乙双方皆大欢喜”的双赢局面。这就是“意识流”的魅力所在。同时,也可看出,与普通意识一样,高层次意识的形成也一定要基于信息,信息是一切思想的源泉,脱离了信息和实际的思维只是空想,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态度。

道家经典《阴符经》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盗机”理论,其实质上就是“意识流”的一个较好的诠释。所谓“盗”,即悄然利用的意思,因不为人知、难于察觉,故称为“盗”;所谓“机”,是指时机、机宜,指天道运化之初萌,人事变动的征兆,皆因隐蔽难察,故谓之“机”。形象地讲,“机”就是易道变化中阳极转阴、阴极转阳的两个拐点,“盗机”就是要凭借决策者过人的洞察和预判能力,在事物的萌芽阶段(萌是即将出现,芽是小而未觉),运用智能,抓住时机,在常人不知不觉之中,占据有利的位置,借助阴阳更始的力量,乘势而上,攫取利益于将来,达到事少而功多的效果。为了更加形象地理解这个概念,我在这里再举一个“太极图”的例子。该图为宋朝道士陈抟所传出,原名“无极图”,以图入道阐发了道体玄妙的真谛。图中阳阴往复,互为其根;相互间杂,彼此渗透。具体而言,“阳”可以理解为优势、积极因素等,“阴”则可以理解为劣势、消极因素等。其中,“由阴转阳”、“由阳转阴”、“阴中之阳”、“阳中之阴”,称之为“消息四门”,是世事变化中的关键所在,也我们“意识流”思维的发起点和行动的切入点。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一张纸你可以轻松地一笔将其分成一边一半,一个屋子能够用一个屏风将其分为内外两室,但对于无限广大、无边无畔的天地虚空来说,你是无法将其分成两部分的。知道万事有二是认知的进步,而后知道万物归一则是境界的提升。正所谓,道体生一,月印万川。差别是暂时的、相对的、可变化的,而同一则是永恒不变的,我们要站在万物一如、诸法同一的立场上,更为灵活和有效地利用二分法去解决现实中的具体问题,而不是被固有的对立差别所钳制。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同一差别原则”。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对于事物的发展和全新对立的选择有了一个概念性的了解,而以往案例的不断解析则是为了强化我们对这一理论的认识,感悟到其中的真谛,使得自己在遇到问题时,自身意识更加地敏锐起来。正如宋代理学家们所讲,世间理气合凝,汇聚于一事一物,事物是天理在某一条件集合下的映射,既存在“月印万川”般的同一性,又包含了其所处条件集合导致的差别性,此二性同殊相济,相反相成。世上没有两片一样的树叶,也没有两个一样的成功。然而,万事万物均是能够无限解析的,层递而下,极尽精微,可以找到表面相同事物间的条件殊别以及表面不同事物间的本源同一,用于我们深化对事物的认识,指导自己的实践,这也就是所谓的“无限析分原则”。请记住,人们对真理的体会在于刹那间顿现的永恒,而不是刹那本身。

我们在强调意识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力量和谋略都是非常重要的要素,应该善加利用和引导。对力量而言,应加强平素的蓄积与培养,使用时依据“八十比二十”原理,强调“专注重点、带动其余”的策略,在具有决定性的地方爆发出去,对整体局面的走势发挥决定性作用。而对谋略而言,不应为了使用谋略而使用谋略,且谋略的使用尽量不要触及到伦理道德层次,若形势所迫必须如此,则尽求一招制敌、形成质变。请不要忘记,无论计策多么的巧妙,都是难以经得住反复思量的,很难保证我们的目的不被对方发现,而造成前功尽弃。故而,一旦策略得手,则应采用一切方法将执行的时间压缩至最低,形成“点杀”,以排除偶然性的干扰。谋略的境界不在于显耀,而在于无形。

“意识流”,是一个开放的思维流派,并不是对力量和谋略的否定或排斥,相反恰恰体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包容。所不同的,只是将二者内化为我们的手段而已,在适合的条件下两者还必须发挥主导作用。飞刀所言“意识流”,非唯意识流,是重意识流。

又见飞刀 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言说[策·拾]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