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小学儿童的情感与意志
一、选择
1.“手舞足蹈、摩拳擦掌”属于(②)。 ①言语表情 ②肢体表情
③面部表情 ④音调表情
2.“手舞足蹈、摩拳擦掌”属于( ③ )①心境 ②应激 ③激情
④道德感
3.“爱国主义情感、集体荣誉感、同志友谊感”属于(③)①美感
②心境 ③道德感 ④理智感
4.“人逢喜事精神爽”属于(①)情感。 ①心境 ②美感
③激情 ④应激
5.小明解开3道数学难题,心相惑到无比得欢乐,这种情感表现为(④)①美感 ②心境
③激情 ④理智感
6.随知识经验的积累,儿童情感的分化逐渐精细、准确,以笑为例,小学儿童会微笑、大笑外,还会羞涩地笑、愉笑、嘲笑、冷笑、苦笑、狂笑等。这一表现说明了小学儿童情感(①)
①丰富性发展 ②深刻性发展 ③可控性发展
④稳定性发展
7.小红在小学二年级时.常因小事与同学吵架,升入二年级后.这种现象便逐渐减少,这说明小红的情感(③)得到发展。
①丰富性 ②深刻性 ③可控性 ④稳定性
8.小学低年级儿童常常以菜同学是否跟自己一起玩,来确定是否喜欢他(她),而中高年级儿童则从他(她)学习是否好,是否遵守纪律为集体做好事来确定是否喜欢他(她),这说明儿童情感的(②)在逐步发展。
①丰富性 ②深刻性③可控性 ④稳定性
9.“化悲痛为力量”“不要意气用事”,这是(③)。 ①意志对认识的影响
②情感对认识的依赖 ③意志对情感的作用
④情感对意志的影响
10“前怕狼,后怕虎”,顾虑重重,这是意志品质(②)差的表现。 ①自觉性 ②果断性
③自制性 ④坚持性
11.小学低年级儿童常常在家长、教师的督促下完成作业或活动任务,这体现了低年级儿童意志的(①)水平比较低。
①自觉性
②果断性
③自制性
④坚持性
12.目瞪口呆,愁上眉梢,这属于 (③) ①言语表情
②肢体表情 ③面部表情 ④音调表情
13.人们对风景的欣赏,对好人好事的颂扬,这些情感内容是(
④) ①心境 ②应激
③激情
④美感
14、与冲动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③) ①自觉性 ②果断性
③自制性 ④坚持性
15、“优柔寡断”是和意志的(②) 相反的表现。 ①自觉性 ②果断性
③白制性 ④坚持性
二、判断
1.“知之深,则爱之切”,这说明情感依赖于认识过程。(√ )
2.情感的信号交际功能是通过表情实现的。( √ )
3.人们对英雄人物、模范人物的颂扬,是道德感情的体现。(╳)
4.“临危不惧、舍己救人、化险为夷”这种情绪状态称之为道德惑。( ╳ )
5小学低年级儿童常出现由一种表情转向另一种表情,如批评就不高兴,表扬就高兴,这说明他们情感的稳定性较差√
6.在行动过程中,没有困难,该行动不属于意志行动。( √ )
7.在教学中,教师富有情绪色彩、生动形象的讲述,激起儿童相应情感体验的产生这种情感体验称之为移情。(
√)
8.新教师在教育小学生的过程中,遇到棘手的问题所产生的畏难情绪,这便形成了教育过程中的内部困难。(
√)
9.受意识支配的那种学熟了的动作叫随意动作,这些随意动作是意志行为的基础。 ( √ )
10.困难越大,越有利于小学儿童的意志培养。( ╳)
11.教师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做表率,对小学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有积极影响的。( √ )
12.目的订得越高,人们在行动中的积极性就越大。(╳)
13.坚强的意志只有在艰苦的环境中才能表现出来。
14根据一个人的表情动作,完全可以确切地判断一个人的内心体验(╳)
15、人可以控制自己的激情(╳)
16、对若干个准备行动的方案进行选择,以期最佳地实现目标的过程称之为决策。(√)
三、匹配
A、瞠目结舌,呆若木鸡
①心境
B、对黄山风景的赞美 ②理智感
C、爱父母,爱集体、爱自己 ③美感
D、好奇、怀疑、自信 ④道德感
E、意志努力 ⑤意志行动阶段
F、执行决定 ⑥意志行动的心理成分
G、决策 ⑦意志品质
H、果断 ⑧
激情
I、
忧者见之则忧,喜见之则喜
答案: A——
⑧ B——
③
C——
④
D——
②
E—— ⑥
F—— ⑤
G—— ⑥
H——
⑦
I—— ①
四、问答
1.在教育中如何培养小学儿童的情感?
答:⑴、教育、教学中不断增长小学儿童的知识,提高儿童的认识能力,促进其情感的发展。首先,要清楚认识是情感的基础,教师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学生讲明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使他们对事物的是非、好坏、每丑、善恶能够进行辨别和评价;其次,教育中要运用一些有效的策略,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使他们的情感体验逐步向更高水平发展;⑵、创设情景,陶冶小学儿童的情感;⑶在教育、教学中正确地运用移情。关键是培养儿童的移情能力,在这方面有多种方法,如,开展团结友爱、助人为乐活动,与别人比较,想象别人的态度,运用词语来调节自己的情感体验等。
2.阐述意志与认知、情感的关系。
答:意志不是孤立的心理现象,它同认识和情感过程有着密切联系,三者共同构成了人的心理过程。⑴、意志和认识过程紧密联系。一方面意志行动总是建立a在客观现实的认识基础上;另一方面意志对人的认识以巨大的影响,可以推动或阻碍认识的发展。⑵意志和情感不可分。人的意志行动总是伴随着情感,情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另外,意志对情感有控制、调节作用,可以使情感服从于人的理智的认识。
3.小学儿童意志发展的一般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⑴意志行动的动机和目的的发展。小学低年级儿童不善于自觉地独立地提出行动动机和目的,多半是由家长、教师提出的,他们的动机和目的比较短暂、狭隘、具体。中年级以上儿童,逐步学会自觉地提出行动的动机和目的,逐步具有比较远大的、有社会意义的动机和目的。⑵、小学儿童的动机和目的从不稳定向稳定过渡;在解决动机冲突、选择行动方案过程中,常表现为受具体事物左右,不善于运用道德标准作为意志行动决策的依据。⑶克服困难的毅力增强。克服困难毅力增强主要表现为小学儿童面对困难和面对挫折后的表现。面对困难,小学生低年级常表现为慌张、粗心、懦弱,屈服于困难;中年级以上儿童能作进一步努力去克服困难。面对挫折,小学儿童一般不能正视现实,不善于分析原因,常把挫折的原因归因于无关的他人和事物上,寻找理由为自己辩解。有些高年级儿童在挫折产生时,能面对现实,鼓起勇气克服困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