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阿格拉堡 Agra Fort

标签:
印度阿格拉阿格拉堡建筑摄影旅游攻略天外飞熊自助游游记 |
分类: 游记南亚和西亚 |

(夕阳下阿格拉堡的介绍之碑)
虽然阿格拉堡以颜色赤红,而被称作红堡,但飞熊发现那只是表象。真正国王生活的地方,还是以玉白的色调为主。

这便是众臣朝见国王的地方。诺大的大厅是给使臣们用的,而国王只是在半空中一个小楼里出现。又安全,又显其尊贵。

从前厅到后厅的过渡比较搞笑,就是通过这一小扇没有任何标识的门。(飞熊差点因为没觉察到该门而打道回府)

这已是国王的后院。别有洞天。

洁白的长廊,展现着华丽与气度。

长廊的门古朴肃穆。上面倒挂的蝙蝠比较雷人,不知是死是活。

古堡内有让当地人引以为豪的自动供水系统。水从高处流来,自动流到城堡内每一处需要水的地方,像水池,沐浴的地方,等等。不过,就在这个介绍供水系统的牌子的旁边,可以见到有人随地小便的迹象和气味,不知是否在提示当年供水系统的发明者就是从随地小便的民风中捕捉到的灵感。

这就是供水系统流经的地方之一:皇后沐浴的地方。设计不可谓不精巧。

四周建筑上的装饰更是达到了精细的极致。

这里仿佛是国王议事的大厅。光线充足,却凉爽得很——至少比室外温度低5度。不得不佩服工匠们之心灵手巧。

大厅里从地到天都是非常之漂亮。

而使用得最多的图案就是这种又像女人的身体,又像可乐瓶一样的抽像图案。让人不得不佩服古印度人对抽象艺术的认知力。

再回到红色的建筑。在印度几乎所有的门都是这种圆中带现的形状。以至于德里大街上的立交桥也是如此。宗教的力量就是这么伟大。

在城堡中,凡是红色的区域都没有白色的区域那么精致,飞熊在想,这里要不是给下人住的,要不就是关宫庭犯人用的。

这里的光线也不是很充分。

有些地方甚至感觉是未完工程。

这是为数不多的勾勒比较细致的红色调的大厅之一。

这种屋沿的结构总给我感觉是借鉴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比如庙宇。

看着这些大气、整洁的建筑,与城堡外零乱不堪的异居异区形成鲜明的对比,这迫使我想一个问题:宗教给贫穷的印度民众究竟带来了快乐还是痛苦?

花纹中精美的几何图案,让学过高等数学的飞熊深深地佩服。

走出城去,外墙的建筑带有强烈的伊斯兰教的建筑特点。

从这里,可以直望泰姬陵。

不错,挺美的。

再外一点,就是“城春草木深”了。长城如斯,阿格拉堡也如斯。而城墙之外就是恒河,印度的母亲河——日复一日地流淌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仿佛只有它才能讲清楚一切故事的来龙去脉,向飞熊和后人娓娓道来。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