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思进
去年11月13日一大早,CNN的一个Breaking
News令我震撼:"US arrests and charges two Madoff
programmers"(两位前马道夫的电脑工程师被控告并逮捕),吓得我一身冷汗。
这一、二年来,为了找寻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美国媒体简直炸开了锅,大家众说纷纭各执一词。格林斯潘就曾将矛头直指发达的电脑技术,说现在的结果都是电脑惹的祸。这会儿更好了,联邦局直接将软件工程师逮捕归案,并加以控告,看来他们还将坐牢!
十六年前,我就是以金融软件工程师的身份进入了华尔街,细想下来,华尔街之所以发展到今天,电脑工程师的确“功不可没”。
我上篇博文《电脑“成就”华尔街》提到:“在华尔街,电脑最初的主要功能是储藏交易信息,将纸上的交易记录转入电脑系统,使交易变得简易,因而交易量剧增成本骤降,以促使华尔街资本血库加快流动。随着电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Program
Trading(程序交易)渐渐兴起,交易渐渐朝着自动下单、自动处理,甚至自动交割的方向发展了。”
纳斯达克的兴起,就是由电脑系统驱动,其OTC(场外交易)的方式,抢走了原先华尔街的明星——场内交易员的风头。进而,ECN(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Networks电子通讯网络)的发展,使证券的买卖双方能够直接“见面”,变成一个巨大的虚拟网络交易所,无需通过交易员来执行指令。当年五大ECN之一的Archipelago进军纽约证券交易所之后,令600多名独享特权多年的场内交易员立刻“告老还乡”。
我上篇博文《电脑“成就”华尔街》说过:
“如果电脑的魅力仅止于此,起到的作用应该都是正面的:不仅增大了交易量,降低了交易成本,还使投资者的回报最大化。但是“针无两头利”。有一利,必有一弊。如算法交易里曾有一个模式,假如股价上升5%,或者买入单增多,就可大量买进;而一旦价格下跌5%,或卖单增多,就可卖出。这看似不错。问题是如果有多家公司的系统同时使用这种交易模式,并进行交易,当股价一旦涨至某一个点引发系统同时买入,便会进入死循环:越买价格越升,越升系统就越买。记得有一次,股市在10分钟之内突然飙升20%,结果大乱。最后只能将这些系统停下,并将这10分钟内所有的交易全部作废。在类似的问题出现多次之后,美国证监会设立了严格的规定,在电脑系统中设置了更多、更严密的条件后,这个游戏才继续玩下去。”
去年初,某国际金融财团斥巨资开发了一个全新的全球证券交易监控系统,我有幸参加了这一项目的开发和管理。一天,从全球各交易系统输入的几百个证券交易记录文档中,我发现有一个文档容量巨大,包含了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笔交易记录。这个文档来自Chi-X交易系统。
Chi-X 由欧洲金融界投资几个亿于三年前开发的,这是一种High-speed Computerized Trading
System(高速电脑交易系统),将它Program
Trading提高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在更为复杂的交易模式支撑下,每一支股票哪怕只有一分钱的利润,它们就自动执行交易,号称能用“超光速”完成交易。
Chi-X交易系统上马不过2年,就将伦敦证券交易的四分之一、乃至整个欧洲12%到15%
的证券交易量囊括其中。而目前Chi-X证券交易公司的员工,不过只有40个员工而已!
Chi-X的巨大成功,使欧洲好些金融集团立刻跟进,投资上亿的同类几个交易系统已经上马,虽然规模还没有Chi-X这么大,可都在迅速成长之中。“幸亏”目前美国还未允许这类系统在美国交易,一旦这类电脑交易迅速普及,一般散户就别玩儿了,肯定是它们的小菜而已。不过随着金融全球化,欧洲的这些系统万一同时买进或卖出,股市立刻暴涨或暴跌,后果不堪设想,届时是否又将归罪于电脑、以及开发这些系统的工程师呢?
正由于电脑无比巨大的计算能力,过去金融天才们只能纸上谈兵的金融衍生产品,全都一一变成现实了。如90年代的对冲基金LTCM
(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就是使用Monte Carlo
Simulation(蒙特卡罗模拟),用电脑生成所谓的“随机数据”,将获得诺贝尔奖的Black-
Scholes(布莱克-舒尔斯)模型通过电脑系统的即时运算,产生出衍生证券的价格,开发了一个固若金汤的电脑系统,号称已“将金融市场的历史交易资料、已有的市场理论、学术研究报告和市场信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了。当时LTCM的天才们根本不用去公司打理业务,他们天天打高尔夫球,去海滩度假,任由电脑帮他们去运作。结果出事了,以巨额亏损40亿而告终。
LTCM
的破灭只是一个预演,这次金融危机才是华尔街衍生证券化的精彩大戏。随着格林斯潘所怪罪的电脑技术,电脑工程师自然也因此成了危机的罪魁祸首之一。尽管电脑工程师“干得比驴累,吃得比猪差,起得比鸡早,下班比小姐晚,装得比孙子乖,看上去比谁都好”。就拿收入来说,当那些金融大鳄、金牌分析师、基金经理和一流交易员,每年怀揣成百上千万甚至上亿的奖金时,工程师却只拿个四、五万的红包而已,却在媒体不时地煽情宣传下,“被平均”成了5、60万美元。
很显然,没有电脑技术的高速发展,这次金融危机可能不会这么严重;但无论电脑系统再怎么厉害,它也是人脑开发的,是由人来控制的。毕竟,现在还没有到电影Matrix
的时代,责怪电脑不是太可笑了吗。
虽然我还不了解被捕的两个工程师具体都干了些什么,但可以想象,他们不过是按马道夫的指令而为,在马道夫如日中天之时,难道他们能违背老板的旨意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