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架萌芽者——@上海李其纲

分类: 杂谈 |
即使回朔至十三年前的今天,@韩仁均叔叔 大概也不会意识到情急之下的一个心存侥幸的冒险,会导致儿子@韩寒 以及韩家的生活轨迹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
乱世出奸雄罢了。
1999年3月,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的组委会收到了一份署名“韩寒”的参赛稿件,在贯穿了一连串的蹊跷和偶然之后,这个署名“韩寒”的参赛者获得了一等奖。数月之后,一个名叫韩寒 (当时身份为上海松江二中学生)的大男孩忽然之间被媒体捧为“七门红灯照亮前程”的文学天才……
事实上,直至今天,我们只能从“萌芽新概念作文”的官方资料上找到这么一份获奖名单:
(注:该资料来自于@倍魄 的新浪博客)
很显然,上海松江二中的韩寒当时获得的仅是C组(社会组)一等奖。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获奖者名单至今没有萌芽主办官方正式作出任何更正、修改、补充。
奇怪的是,在社会公众对于韩寒当年获奖情况的质疑声日益喧腾之后,萌芽新概念方面所有的解释、回应、说明均来自于一个人之口:
那就是连续十三年担任萌芽新概念作文大赛执行总干事的——@李其纲;
当然,无奈的@李其纲只得拖上大赛评委会成员给自己壮胆了:
“韩寒的初赛作品《求医》和《书店》不仅仅引起了编辑部的一片喧哗声,同样也让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思和教授、作家叶兆言击节赞叹。许多评委都传阅了这两篇作品。”
“在得知韩寒没有参加复赛时,爱才惜才之心让叶兆言有了个提议:为什么不想办法找到韩寒,让他补赛呢?叶兆言的提议获得了评委们的认可。”
现在,让我们看看这些当年的评委们如今是如何表态的:
叶兆言:“先说(韩寒)参赛的两篇作文,说老实话我印象不是很深,他的分数是众评委平均出来……”
“然而必须要强调,当时发生的一切都在公开场合,都是在会场上,众目睽睽之下,让韩寒来是七嘴八舌的结果,我的提议只是脱口而出。”
很显然,叶兆言并不认同@李其纲的解释,原因也很简单:“谁家的娃子谁自个儿抱回家去,别扯上我。”
赵长天(萌芽杂志社主编)在仅有的一次媒体采访中,只是机械地重复了李其纲的解释,既不多说,也不偷工减料……
整个李其纲的复读机而已——没办法,慈祥的老母鸡护崽心态罢了。
其他的评委们:“铁凝、方方、叶兆言、叶辛,大学教授包括:时任南京大学副校长的董建教授,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继志,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部长、中文系程郁缀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曹文轩,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思和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文学艺术学院院长洪本健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巢宗祺,南开大学中文系副主任许祥麟教授、南开大学写作教研室主任乔以钢教授,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林丹娅、高波。”——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现在,李其纲的辩解就成了萌芽新概念方面唯一的公开解释;
问题在于,多方面的资料显示李其纲的解释不可信;
事实上,李其纲完全不需要多费口舌,而只需要出示二份资料文件就能彻底说明问题:
一、“韩寒”参加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的报名表格资料;
二、“韩寒”获得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B组一等奖的评委会评审会议记录;
尊敬的@李其纲 先生,您能吗?
免得麻烦公众还要向上海市政府提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
参考资料:
1、叶兆言:《也算多余的话》
http://tieba.baidu.com/p/1427245364
2、李其纲:《对“新概念作文大赛”的N个问号的N个回答》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c199d9301010hjj.html
3、@倍魄:《韩寒萌芽作弊证据及疑点汇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ece6da01016jpc.html
4、xmwz2012的博客:《新概念作文大赛奇案 v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