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司马3忌
司马3忌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917
  • 关注人气:39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始作俑者@李其纲

(2013-02-07 20:50:11)
分类: 杂谈

毫无疑问,扑朔迷离的@韩寒 神话的起点就是十三年前的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

 

参赛者@韩寒 凭借初赛作品《求医》和《书店》以及“破格”单独复赛作品《杯中窥人》获得一等奖。

 

贯穿整个2012年度的所谓“倒韩”浪潮,使得我们有机会详尽地接触与了解到十三年前的资料,以及各方当事人的回忆与说法。

 

在本人看来,十三年前的那次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 韩寒根本没有参加复赛。所谓的“十点接到电话通知”、“玻璃杯中的纸张”、“临时监考人林青”等等,均属子虚乌有——所有情节基本属于杜撰而已……

 

始作俑者仅李其纲一人。

 

上述判断的分析理由如下:

 

一、贯穿整个韩寒复赛全过程,居然无人提及见过韩寒,除了李其纲;

 

自始至终,李其纲在其回忆文中始终回避说明所有参赛者的复赛资格是具体何时产生,并何时通知分处于全国各地的参赛者的。最为关键的是刻意回避说明所有参加复赛的参赛者是在何时何地完成复赛作品的。

 

毫无疑问的是:既然初赛选手韩寒的作品《求医》和《书店》“不仅仅引起了编辑部的一片喧哗声,同样也让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思和教授、作家叶兆言击节赞叹”。为什么直到1999年3月28日上午,大赛颁奖仪式前五个小时才发现韩寒没有参加复赛,以至于电话紧急通知韩寒前往大赛组委会所在地上海青松成大酒店“破格”单独补试?

 

更加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从目前所有评委以及李其纲、韩仁均、韩寒的回忆文中,我们均看不到有人提及在组委会所在地曾经见过那个上海松江二中的学生韩寒。那些“爱才惜才”、“被韩寒的才华深深打动”的评委们,居然没有一个人与韩寒有过任何接触和交流?

 

这就极其反常了——惊叹了、击节了、赞叹了、喧哗了、破格了、补赛了,楼上楼下的请进来见一眼谈几句总是符合常理的。

 

至今为止,声称见过韩寒,“安排在一个单独的房间补考。那是一个标准间客房”参加复赛,并且在一个小时写出著名的《杯中窥人》,仅仅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李其纲;

 

多余的说明一句:李其纲时任新概念作文大赛总干事;曾经与韩寒的父亲韩仁均分别是77级、78级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的校友,但双方均声称当时互不相识;

 

二、贯穿整个韩寒复赛全过程,居然无人提及见过韩仁均,除了李其纲与韩仁均;

 

据韩仁均回忆,其陪同儿子韩寒赶赴上海青松城大酒店参加补赛,并亲眼看到主考官李其纲出题……直至陪同儿子不等参加二个小时后的颁奖仪式匆匆离开,期间居然无人提及曾经见过这个“破格”学生的父亲,也无人提及韩仁均与何人进行过交流。

 

我们现在都知道,在评委们中间,作为上海文化圈工作者,其中不少人与韩仁均是相识的;

 

甚至李其纲本人在自己的所有回忆文中,均回避提及韩仁均;

 

三、萌芽与李其纲闭口不提韩寒的获奖证书;

 

关于韩寒获得的究竟是B组还是C组一等奖,李其纲的解释是:“是当时美编的排版错误。在颁奖大会宣读的获奖名单中、在排版之前的清样中,韩寒是在B组中。”

 

问题是:既然颁奖大会宣读了一等奖名单,并且紧接着全体获奖者合影留念,那么为什么我们在合影中看不到韩寒的身影?

 

组委会给韩寒颁发过B组的一等奖获奖证书吗?

 

如有,组委会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什么人见证的情况下颁发给韩寒的?

 

颁奖仪式前?还是颁奖仪式后补发?反正肯定不在颁奖仪式过程中颁发给韩寒或者韩寒的父亲韩仁均的。

 

四、萌芽与李其纲不能展示韩寒参加作文大赛的报名资料;

 

韩寒参加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必须事先提交参赛报名资料,也就是常见的报名表格。在十三年前,通常的报名表格其特征一、书面;二、报名人个人信息;三、通讯方式;

 

如果缺乏通讯方式,爱才的组委会也无法电话通知韩寒前来单独复赛;

 

问题在于特征二,参赛者韩寒的个人信息具体是如何填写的?身份是如何填写的?如果填写的是实际信息:上海松江二中学生,组委会和评委们难道没有疑惑韩寒为什么没有按照参赛要求:学生必须得到所在学校的推荐?

 

又如果韩寒填写的身份是上海松江二中的学生,可留下的电话号码为什么却是远离学校十多公里、交通不便的家庭电话?我们都知道一个事实:当时的韩寒是一位住校生;

 

首届萌芽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组委会现在还能展示当年韩寒的参赛报名资料吧?

 

五、李其纲、韩仁均、韩寒均不能解释为什么韩寒没有参加获奖者合影;

 

让我们再次回顾一下1999年3月28日上午十点至下午三点左右,这其中的五个小时上海青松城大酒店韩寒究竟是否出现过?

 

上午十一点左右,韩寒赶到上海青松城大酒店,李其纲将韩寒“安排在一个单独的房间补考。那是一个标准间客房”,一个小时之后,韩寒完成了作文《杯中窥人》……事后李其纲和赵长天都在不同场合描述说看到韩寒补考以及其后悠闲地在宾馆客房里读《欧洲哲学史》……

 

下午三点左右,大赛组委会举行颁奖仪式:宣读获奖名单、获奖者集体合影……

 

此时的韩寒却不见了、回去了、离开了,连同和韩寒一起消失的是韩寒的父亲——韩仁均;

 

综上,我们能够得出一个最为接近合理的结论:

 

1999年3月28日上午十点至下午三点,上海松江二中的学生韩寒根本没有出现在上海青松城大酒店,所谓“破格”补赛仅仅是事后李其纲对组委会描述的一个故事而已。所谓的“破格”复赛,只是李其纲与韩仁均的私下勾兑而已;

 

这也就能够解释为什么韩寒的复赛作文《杯中窥人》上的参赛证号码为什么曾经发生过涂改;

 

李其纲在其的博客《对一种诽谤的严正声明》中的结尾处声称:“我保留为维护我个人名誉及“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声誉而诉诸法律的权利。”

 

现在,尊敬的李其纲先生,你应该首先考虑好如何回答以上疑问,然后再考虑聘请律师的问题了。

 

…………………………………………

 

参考资料:

1、《对一种诽谤的严正声明》——李其纲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c199d9301010hj8.html

2、《对“新概念作文大赛”的N个问号的N个回答》——李其纲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c199d9301010hjj.html

3、20122月赵长天接受了多家媒体的采访,在网易的采访视频中回答质疑(http://v.163.com/zixun/V7OVV1GV0/V7QGE78MM.html)

4、《韩寒“萌芽”作弊证据及疑点汇总》——@倍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ece6da01016jpc.html

5、《第N次回答对新概念作文大赛的质疑》——miss modern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05c9abb01019miu.html

6《儿子韩寒》——韩仁均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559439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