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故乡的冻梨;想起清照词

(2020-12-12 17:49:22)
分类: 散文随笔



故乡人做冻梨一般选用大白梨,它个头大,水分足,甜度也高,非常受父老乡亲的欢迎。其做法非常简单,只需把买来的大白梨洗净擦干,放在室外存储,在天寒地冻的故乡,只要冻上三四天,大白梨就变成外皮黑色的冻梨了。

 

在经历了春种夏忙秋收后,故乡人这时就开始“猫冬”了。母亲很早就做了“猫冬”的准备工作,冬至前就在家里的后院储存了许多大白梨,这些经过严寒历练的冻梨,在以往的日子里往往要伴随我们一个冬季,直吃到第二年的开春。

 

吃冻梨时要有耐性,如同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样,若心急也一样品不出冻梨味。直接把冻梨拿着吃,咬在嘴里的梨像块冰,在嘴里含也不是,咽也不是,嚼也不是,吐也不是。故乡人吃前都会把冻梨放到盛水的盆中化冻,他们把“化冻”叫成“缓”。待冻梨表面厚厚的冰层逐渐软化,去除包围着冻梨的冰渣,冻梨此时已经软了。缓透了的冻梨果肉软滑,果汁甘甜,特别是饭后吃上几个,颇为惬意。对于喜好饮酒的人来说,酒后能吃上个冻梨,既解酒又助消化。

 

吃冻梨要小口小口地咬,细细地品,慢慢地咽,冻梨甜中略带着一点酸,绵软之中又带着一点脆,味道好极了。坐在热炕上吃冻梨,屋内火盆烧得旺旺的,非常暖和,而吃着冻梨透心寒,一热一凉也成为故乡人冬天一种别样的享受。

 

冻梨营养丰富,还有很多保健功效,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促食欲、助消化的作用,可以清心润肺、清喉降火、醒酒解毒、消除肿痛。

 

多年前,我离开了故乡去南方生活,每到冬天我就愈发怀念故乡冻梨的美味。我想,人的记忆可能会模糊,但是人的味蕾永远不会欺骗和背叛,因为,味蕾深处是故乡。

重阳节,想起清照


三国时曹丕曾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前几日又逢一年重阳佳节。略懂一点诗词的人这时大概都会联想到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简简单单的一句,高度浓缩了全人类最朴素的体验,穿越时空与种族,历久不衰。所以,这首诗被誉为写重阳的第一诗。

那如果是写重阳的词,你首先想到是哪一首呢?“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是的,我最爱李清照这首写在重阳节的——《醉花阴》。这首词,亦可以称为千古以来写重阳的第一词。

李清照的词,是我少女时代不能绕过去的阅读经历。一本薄薄的《李清照词选》是我年少的一段美好回忆。在那囊中羞涩的求学时代,我从每日的伙食费里节省出购书款,然后一眼就从琳琅满目的书架上找到它。那几年的晨读和睡前阅读总少不了它。我几乎把里面的每一首词都背了下来。在二十多年前的一篇旧作《读书滋味长》里我专门讲到了当年我读这本书时那“手不释卷,诵不离口,甚至连梦里都念念有词”的痴迷境地。这本书是平装本,没有解读,没有赏析,每首词下面只有简单的注释。因为没有先入为主的赏析解读,我反而更容易获得陶渊明所言的那种“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读书乐趣。

如这首重阳节怀念赵明诚的《醉花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我反复吟诵,只觉字字入目,字字上口,字字雅致,字字含情。那种不着痕迹的痴和怨,娇与嗔,给了年少时的我一种文艺的,美妙的爱情启蒙。

后来,我读“汉语言文学”专业时有个科目是《唐宋名家词导读》,其中讲到李清照写这首重阳怀人之词的相关传说——元伊世珍 《琅嬛记》卷中引《外传》记载: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曰:“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正易安作也。后面,编者又说“然此则记闻无伤大雅,其既姑妄言之,读者也无妨姑妄听之。”

我宁可相信这是真的。这是一种多么琴瑟和鸣,志同道合的爱情啊!想到赵明诚谢客三日,足不出户,在屋中搜肠刮肚作词,务欲要胜过清照的样子就要发笑。当他写成后与清照的这首词放在一起让友人陆德夫评判,陆德夫独对李清照的词赞誉有加。赵明诚可谓是被好友狠狠地泼了一盆冷水。然而,好友泼的这盆冷水却转瞬变成一团思念的火,愈发使赵明诚佩服和思念李清照。我甚至想象,赵明诚那时应该是按捺不住思念之情,恨不得马上催促家人收拾行李,启程回家吧?

婚后的离别虽然苦却还透着一丝甜,鱼雁传书共心声。正如这首《醉花阴》,虽然有薄雾浓云一般的愁苦,有丈夫游宦在外,佳节无佳趣的幽怨,但毕竟是所思在远道,离居却同心。南渡后,赵明诚病故,她避乱漂泊,在一个近重阳的时节,写了一首《行香子》——“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这首词读来已是“怎一个愁字了得”了。那种痛,压得人喘不过气来。《醉花阴》写的是生离,而《行香子》写的是死别。国破、家亡、夫丧,又颠沛流离,彼时的李清照,心境该是如何的凄苦和悲凉啊!听那词里传出来的捣衣声、虫声、漏声,一声声敲痛千年后与这首词、与清照相逢的我。

或者是因为太喜欢李清照的词了,在本科的毕业论文选题上,我选择了李清照词。这对我实在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十几年前,我能搜索到的相关资料非常的少,我几乎就是用我有限的几本书为基本资料,用我有限的知识储备完成了我很不成熟的毕业论文。我用这种方式表达我对清照词的喜爱和对词人的敬意。

又是一年九月九,重温清照的重阳词,重温有清照词陪伴的书香岁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地瓜情结
后一篇:吃酸菜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