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飞的大雁;一声柳笛

(2020-03-28 18:02:42)
分类: 散文随笔
南飞的大雁

  四季更替,日月轮回,又到了霜降时节。天气渐冷,薄霜初现。时令一手扯着暮秋,一脚却迈入了冬季的门槛。这时北方的候鸟们开始迁徙,飞往那遥远的南方越冬。南飞的大雁就是其中的一类。

  记得小时候,每到暮秋时节,地里的秋庄稼已经收割完毕,平整的原野显得格外空旷,只有一块块麦田里绿油油的麦苗儿装点着裸露的土地。这时的天气渐渐变得凉起来,特别是老天变脸,一场北风伴随着一场秋雨过后,气温就会下降许多,茂密葱绿的树叶,仿佛一夜间变得憔悴瘦黄,纷纷散落于地;干枯野草上的露水珠儿变成了一层薄霜,白花花的。大自然斑斓的秋景图向人们述说着季节的变化:时令的脚步即将跨进冬天的门槛。有古诗曰:“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即是时节的写照了。

  在这个时候,那些要到南方越冬的候鸟们,大都开始向南迁徙飞行了,其中要数大雁的方阵庞大壮观。站在村口或田野里,时常有一群一群南飞的大雁从头顶上高远的天空中掠过,它们有力的翅膀很有规律地上下扇动着,仿佛把周边的云彩都扇得翻腾滚动。有时还会发出“嘎——嘎——嘎”的鸣叫声。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雁阵”吧。见此景,我们这些孩儿们欢呼雀跃,高兴得又是蹦又是跳。一边仰望着飞翔的大雁,一边拍着小手,嘴里还唱着:“大雁,大雁,向南飞,排成行,列成队!”“大雁,大雁,慢点儿走,请你来俺家门口!”“大雁,大雁,你慢飞,请你给俺排个‘一’!”“大雁,大雁,你真神,请你给俺排个‘人’!”那些飞翔的大雁仿佛听懂了我们说的话似的,一会儿排成“一”字形,一会儿又排成“人”字形,真是让我们激动不已。多么想让它们飞慢些,再慢些啊,多看上几眼它们迁徙飞翔的美姿和“雁阵”的变换。两只眼睛瞅酸了,甚至被风刮出了泪珠儿,模糊了也全然不顾,还是直勾勾地望着渐飞渐远的雁阵,直到消失在茫茫的高远天空中……

  有时候,我们还会在村头树林里、河沟坑塘边,或是田野里,看到大雁的身影。有时成群结队,铺天盖地,落在地上密密麻麻,有好几百只,很难数得过来。有时数量不多,三三两两,或许是从“雁阵”中掉队的。有的觅食,有的小憩,有的来回走动。体形较大,长长的脖子,宽大的翅膀,喙的基部较高,长度几乎与其头部相等,周身灰褐色的羽毛,红红的脚蹼,走起来大摇大摆,一跩一跩的。我们每当遇见这些美丽的大雁,心里有说不出来的喜悦,对它们倍有亲昵感。总想着能捉到一只,带回家喂养,和它交个“朋友”。就想办法拿着食物去喂它们,以此做诱饵,想趁此机会逮住它们。可是,这些机灵的雁儿不识我们的一片“好心”,或是看透了孩儿们的“险恶用意”,人还没有靠近就“嘎——嘎——嘎”地叫着飞走了。好似在给我们打招呼:再见!再见了小朋友!我们无可奈何地望着它们飞去的背影,心里感到非常的失落。

  在我的记忆里,自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再没有见过迁徙的雁阵,也没有觅到过大雁的踪影。只是还记得小学语文课文里这样写道:“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以及清晰回想起当年大雁从头顶飞过的情景,清脆悦耳的雁鸣还在耳旁回响。可惜的是,现在的儿孙们很难看到雁阵排空的景象,课文里有关对雁阵的真实描写,对他们来说,恐怕要变成一种传奇的神话了。

一声柳笛,春到人间 
http://szb.bozhou.cn/bzb/res/1/20200309/4901583719459214.jpg

    春天,伴着河岸依依杨柳款款而来。柳上有笛,是春的信号,轻轻一吹,人间如笙。

    柳树,是春的标志。柳笛,在春天笙歌。春来,草木苏醒,柳树最先抽枝吐绿。柳树长在岸旁,枝条纤细,长如青丝,随风摇曳,楚楚动情。柳树是不会偷懒的俏枝儿,春暖萌芽,枝身抽出的嫩芽微露,芽尖儿慢慢开始从鹅黄变浅绿,直到淡淡的嫩绿布满枝头。春风暖暖,把柳枝吹得陶醉,在风中左摇右摆,唱一曲春天才有的歌。

    柳树有情,古人折柳赠人,传情达意。柳,谐音“留”,折柳留人,送去了密密的留意与情思。文人折柳,折的不是柳,是情思。诗中有柳“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柳枝倚春的万条青丝,光泽饱满,在阳光下闪着春的色彩。诗中有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诗中玉笛所指是玉做的精美笛子。柳笛青青,不逊色于美玉之声。柳笛在每棵树下响起,美妙的旋律长存于最珍贵的时光。柳笛,是有生命的笛子,因为柳笛,这支春笛吹响,才能把春吹进人的心里,真切感受满城春情无限。每个人的生命都参与着四季轮回,春天,是生命初始,万物有待。

    柳笛是儿时的一大玩物。那时玩具少,放学回家便和小伙伴约好爬树够柳枝,做柳帽与柳笛。初春的柳枝,汁液丰盈,最宜做笛。柳树攒了一冬的营养,在春日释放。折断的枝条,断截处流出清亮亮、黏黏的液体散出悠悠沁人的清香。

    做柳笛需要诀窍,不由着柳枝的性子来,是做不成柳笛的。拿起细匀的柳枝,双手拇指、食指前后紧紧地贴着柳皮,左右轻轻拧捏,直到柳枝的皮与骨分离,顺着枝条的那股滑黏劲儿,把树骨从皮中抽离出来。“抽骨”也是一件技术活,抽的时候要小心,稍有不慎,树皮上的小疙瘩容易把皮划破,柳笛就吹不响了。抽骨前要屏住呼吸,用牙齿紧紧地咬住树骨,双手轻捏着皮,慢慢地扭动皮与骨,再一点点地从中抽去。骨肉分离后,柳笛的模样就初步做成了。接着用剪刀截成相应的自己想要的长度,用指甲把要吹的那一处外皮抠去,露出青黄内皮来,再用手捏扁,约成半圆形,柳笛就算做好了。刚做好的柳笛含在口里,淡淡的苦涩在味蕾间流动,心里无比满足。用力吹几下,心情可美了。

    柳笛是儿时的宝贝,谁手里的柳笛多谁就是这个季节的孩子王。手里攥着一把柳笛,一路吹着回家,是一件极其幸福的事。万物有声,柳笛,是一首春歌,声声笛鸣,是春的归宿。柳笛,奏响了春天的乐曲,轻轻一吹,把春天吹入人间。

    回忆往事,如同昨日。儿时折柳做笛,恰似打发放学后的时光,如今折柳做笛,想留住的是童年岁月。转眼已过了吹柳笛的年纪,在河岸踏青,随手折支青嫩的柳枝,不做柳笛,只用鼻子闻闻,用舌尖舔舔,抿抿嘴,就像柳笛还在口中一样,童年还未走远。

    柳笛,留住了春的脚步。笛声悠扬,吹过童年的故乡。而今,柳树常在,童年渐行渐远。我在春天的梦里折柳做笛,听柳笛笙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