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竹梅老翁
竹梅老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3,826
  • 关注人气:2,19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房子;把春天种在心里

(2020-03-29 07:55:52)

  我把这所我已经居住了16年的房子,称作老房子。

  老房子坐落在城市的一角,风从这里路过,也不会停留,憩息的鸟儿也终会离开,它实在是太普通了。

  可是,这里曾经度过了我的童年啊!当老房子还是新房子时,我出生了。我触摸着每一寸墙壁,踏遍每一块地砖,闻着木头还未褪尽的清香。我内心的欢喜丝毫没有掩饰,这里是我的家啊!只是而今,我正是花季,而新房子,却老了。

  15岁的夏天,我第一次独自远行,把过去的岁月抛在了身后,坐上了远行的汽车。我看见外公打开老旧的纱窗,探着身子目送我。我突然不想走了,可是我又不得不走。

  我第一次发现,我爱老房子爱得深沉。我的心,已永远停伫在老房子的每一处,每一处都能听见我的心跳。一个人独自在异乡,曾经的一切好像不过是一个故事。可是,我却能清晰地想到每一张桌子椅子摆的位置;想到角落里钢琴上母亲的婚纱照;想到书房门上我贴的小纸条……这些东西都是那么熟悉,我从未曾想到我已把老房子的每一处了熟于胸。我想笑,可是还是落泪了,因为我想那远处的老房子和住在老房子里的4个人。有时我会很羡慕那4个人,他们是老房子的守护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终于是要归家了,我把手搭在门把手上,颤抖摩挲那些丢失的记忆,我触碰到了铁锈残存的痕迹。启门的那一瞬,我有些眩晕,那些熟悉的,曾清晰出现在我脑海的景象出现在我面前。它们不过是从历史里沉淀下来的泥沙,见证了16年的光阴。

  我爱老房子,这种爱更多是感恩。老房子给我的安全感,是谁都不能给予的。在这里,我根本不用担心什么,哪怕是在它苍老的皮肤上刻字,或是干净的白袍上留下一个又一个脚印。现在当我细数墙上一条又一条的笔印时,我心疼了,就像是你痛苦的皱纹,痛彻心脾。而你只是不言,任凭钉子扎进心里。谢了,老房子,对不起啊,老房子。

  木头早已褪尽清香,玻璃也毛糙了许多,石灰一片片脱落,地砖也不较先前光滑,新房子老了,新房子永远不老。

  我有一所老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把春天种在心里

  

  2020年的春天,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春天。我们和春天离得如此之近,却又遥不可及。春节被一场疫情冲淡了喜庆。在全民战“疫”的氛围中,春天的到来寂静无声。

  在这个小镇,一夜之间,所有的饭店、浴室、棋牌室都关上了门。爱人的嫂子是一位驻村镇干部,从早到晚逐组逐户摸排情况,开展防疫宣传,忙得脚不沾地。问她情况,她说:“上面要求迅速从春节休假状态切换到紧张工作状态,大家都动起来了!”

  年初三的早上,我正在吃早餐,听到屋外传来一阵阵敲锣声:

  “当……当……当……乡亲父老们注意了啊!都在家再坚持坚持,戴口罩!不要聚会!不要打牌!”

  一打听,敲锣的是村里的支书,正带着村“两委”一班人敲着铜锣、喊着小喇叭走巷串街宣传。

  呵呵,我还是在小时候听过打更声。这么多年过去了,居然又能看到这个场景,不过不是提醒“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而是宣传防疫。为了防疫,村里的干部真是拼了,连老传统都用上了。中国乡村干部不简单,民间智慧让人不得不佩服。

  这久违的打更声,让我对这些最基层党员干部们心生敬意。防疫这么大这么难的事,需要村、社区的工作人员付出多大的辛苦啊。

  村民小组长老金是我的朋友,老远听见摩托声,就知道是他来了。这几天,从入户宣传到卡口执勤,哪都少不了他。我在报社工作,正好利用春节在乡下的机会,采写一些农村防疫工作的稿件。年初三下午,我去采访村口设卡情况,老金要骑摩托在前面带路,我叫他一起上车走,别冻着。他憨憨一笑:“农村人不怕冷,再说,你这四个轮子的,还不如我两个轮子的快呢!”到了路口,我看到受影响的几户村民都很配合,原来思想工作早就做到位了。有位村民直接让渣土车从他家菜园门口开始封,说这是保护全村安全的大事,不能含糊。我问他:“你这小组长忙得整天不着家,到底图个啥?”老金说:“在家闲不住,总觉得要为村里做点什么,村支书都带头了,我这小组长觉悟也不低!”老金的手机响了。“干部来电话了,我得去西头看看”,说完,他起身发动摩托,向远方驶去……

  年初四这天,我听说邻近村有位村民小组长主动取消了婚礼,就赶过去采访他。这位名叫张亮的小伙是位退伍军人,与人在外地的对象谈了几年恋爱,总算定下了2月下旬的婚期。大年初一接到防疫通知后,他和未婚妻商量后,决定取消婚礼。到了张亮家,他不在。打通他的手机,张亮说:“我正在村民家做工作呢,要不你过来吧。从我家沿村路向东,大概半里路。”

  不多久,果然看到一个胖小伙站到一户人家的院门口,堆着笑脸跟屋里人说道。我点点头没作声,站在一旁瞧新鲜。

  “王大爷,我先祝您生日快乐,祝您身体健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张亮看起来有点拙讷,说起话来却挺机灵。见老人绽开了眉,他赶紧趁热打铁:“别说寿宴了,串门我们都不鼓励。您一摆酒,大家都来,这存在多大的危险啊。”

  听到这话,屋里的老汉收起了笑脸:“我的七十寿宴早就准备了,亲朋好友都请过了,你说不办就不办,那多不吉利!”

  “有什么不吉利的,日子还长着呢。现在是非常时期,我本来2月份结婚,不也取消了嘛。”

  “啥?你不结婚了!”

  “大爷,不是不结,是以后再办。国家遇到困难了,我们不能添乱,您说是不是?”

  老人闷声不吭,过了半晌,他点点头:“你都把婚礼取消了,我还能不懂这个道理吗,寿宴啊,不办了!马上就挨个通知。”

  回来的路上,张亮开心地对我说:”要换往常,这个工作可不容易做。我主动取消了婚礼,再说服其他人取消聚会轻松多了。”

  “你对象和双方父母什么态度?”

  “都支持啊!”张亮咧开嘴无声地笑道,“等疫情过去,春暖花开,我们会办一场热热闹闹的婚礼。”

  在乡下的短短几天,我每天都会看到类似的人和事,为这些工作在防疫第一线的人感动。我知道,这只是在一个普通乡村的见闻,无数更加激动人心的抗疫故事,正回荡在中国的广袤大地上,与春天一起抵达国人的心灵。

  天气仍然寒冷,但春天终究来了。我能听到地底下种子破土的声音,感受到地气正在升腾。小时候每当春天到来,我就会寻找一棵小树苗栽种在家门前,盼望春暖花开时,它能开满树的花,引来很多鸟在树上歌唱。三毛说过,每人心里一亩田,种桃种李种春风。那么,就让我们像一棵树一样,把这个庚子年的春天种在心里,努力地生长,快乐地开花,结出温暖而有力量的果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