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活读《红楼梦》

(2020-02-07 11:24:03)
分类: 散文随笔

       就像一千个读者眼里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对天下第一奇书《红楼梦》,一万个读者眼里也会有一万种感受。早在90多年前,鲁迅先生就评论过《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王蒙先生,几年前写了本《王蒙活说红楼梦》,他开宗明义表示:“我把《红楼梦》当作一部活书来读,当作活人来评,当作真实事件来分析,当作经验学问来思索。”因此“不是话说,而是活说。”

  我尚未开卷,读了此数度语,就已获深益。被称为“封建社会百科全书”的《红楼梦》,映照了封建时代的现实生活,记录了世俗人生的五彩脸谱,折射了各色人等的生存智慧,跟随王蒙活读一遍《红楼梦》,也多少能使我们领悟一点人生哲理。

  大观园的权力运行结构当然是重点。大观园就是当时社会缩影,自然有权力格局。但奇怪的是,它一反封建社会传统的男尊女卑,大观园的最高领导是贾母,她辈分高、资格老,被称为“老祖宗”,是无法替代的“董事长”。但她毕竟年事已高,于是执掌实权的“总经理”王熙凤就应运而生。此人心狠手辣,控制欲、占有欲、报复欲均极强,她上瞒贾母、下欺余人,形成了一手遮天的局面。只可惜“机关算尽太聪明”,到头来“反误了卿卿性命”。虽然几百年过去了,但我们眼前还是不乏此类鲜活的典型,令我们不得不佩服曹雪芹的深刻。

  王蒙认同《红楼梦》“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开场白,认为“《红楼梦》最大的总体性,在于它超越了中国文学自古以来以道德教化为剪裁标准的观念。”王蒙感受是“到现在为此,《红楼梦》是唯一的这样的小说:能从总体上逼近一切方面……”相信读过《红楼梦》的读者都会赞同王蒙的这个观点,几乎现代社会的所有现象都能够在《红楼梦》里找到影子。

  宝黛爱情、金(宝钗)玉(宝玉)良缘是《红楼梦》的重头戏,前者是有缘没分,后者是有分没缘。《红楼梦》借警幻仙子之口,声称贾宝玉为“第一淫人”。但整部《红楼梦》,除了与贴身丫环袭人的“初试云雨情”,宝玉其实还真是个守身如玉的情种。与传统“红学”研究中“扬林抑薛”的观点不同,王蒙对此三人的评价分别是“脂粉丛中乃宝玉之逆旅,浮生梦里有姐妹之真情,这才是贾宝玉。”“林黛玉的钟情、嫉妒、多疑、纠缠、惧怕,林黛玉的病态,表现了许多弱者的内心,表现了许多强者深藏的、潜意识中不愿人知的那一面内心。”“薛宝钗的表现堪称是文化理想的化身:进退有据,刚柔得度,行止得体,藏用俱时。这实是政治家的素质。”

  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可能遇到类似有分没缘、有缘没分的憾事,所谓“不如意事常八九,能与人言才二三”,就是许多人的人生写照。王蒙先生一反传统“红学家”对宝黛爱情、金玉良缘的评价,正是体现了他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人生智慧,也给我们带来有益的启迪。

  《王蒙活说红楼梦》提供了很多新视角、新观点,成为映照人生的一面镜子,也成为我们感悟人生的一种途径,值得我们认真一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过年真好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