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鼠年说鼠

(2020-02-06 17:42:37)
     金猪辞行,灵鼠奔来,庚子鼠年马上就要到了。中国人的年龄讲究动物属性,以“子丑寅卯”等十二生肖为地支,与“甲乙丙丁”等十天干符号相匹配,六十年为一甲子循环,构成干支纪元法。农历2020年,子鼠打头将开始新的十二年一个轮回。至今虽没有确切记载说明12生肖的来历,但国人以动物属性标识年龄不失为通俗、方便又有意味的方式,所以一直沿用至今。

  老鼠长相猥琐、习性不雅,历来不受国人待见。鼠目寸光、抱头鼠窜、贼眉鼠眼、投鼠忌器、无名鼠辈等成语,都含有明显的贬义。也许是中西文化的差异,大洋彼岸的美国人似乎对老鼠情有独钟。1928年,迪士尼公司以米老鼠为主角的第一部有声动画片《汽船威利号》在纽约首演,上世纪八十年代《米老鼠和唐老鸭》开始在中国走红。历经90多年演绎,米老鼠早已是各国儿童都很喜欢的动画动物明星。还有米高梅公司的动画片《猫和老鼠》《料理鼠王》,环球影业的喜剧动画电影《飞鼠洛基冒险记》等无不以老鼠为原型,表现出这个移民国家毫无历史包袱的宽容大度,和美国人做戏艺术的快乐灵感。当然,美国并非农业社会,民众居住环境与老鼠间远没有国人这般关系密切,也是个中原由。

  其实,从社会学和生态环保角度看,只因它损伤了人类的利益(如偷吃粮食、啃噬物品)就让其背负“人人喊打”的骂名,不免有些霸道、牵强和不公。而老鼠排在生肖第一位也确有自己的长处,其聪明灵活、机智敏捷的特性似乎更适合现实发展之需。当今,互联网兴起,轻点鼠标联通天地世界,一部手机畅行四面八方,已全面影响国人的生活。智能科技方兴未艾,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机器人层出不穷,迅速改变着国家的面貌。中国人的大脑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灵光,从未爆发出如此神奇的能量。鼠年到来正逢5G时代,愿它的灵气与吉祥,给国人带来更多的智慧,灵感与创新,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时间荏苒,猪年已逝,鼠年来临。

  生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生肖中,鼠居其首。那么,本是声名狼藉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小小啮齿类动物,是怎么爬上中国生肖的头名状元宝座的呢?其中颇有不少传说。

  第一种说法是老鼠聪明,窃得此地位。民间传说,黄帝决定以赛跑的方式决出十二生肖的排位,本来牛跑在最前头,鼠急中生智,偷偷爬在牛的背上,等快到终点时,抢先一步跳下,“窃”得冠军。第二种说法是鼠有创世之功,故列为生肖榜首。鼠是天上的“大耗星君”,其前足四爪像阴,后足四爪像阳,候令于子时。在天地混沌尚未开的时候,是鼠咬通元气,首开阴阳,万物始得萌生。第三种说法是鼠生命力旺盛,多子多福。鼠的繁殖能力极强,子嗣众多,民间有“一公一母,一年二百五”的说法。大多数老鼠每年可以生育5至8次,一胎5至10只。因此,人们奉老鼠为“子神”,以“子鼠”名之,希望多子多福子孙万代。由是,鼠便占了十二生肖之首,尽管此“子”非彼“子”。民间刺绣、剪纸中有“老鼠偷南瓜”“松鼠偷葡萄”“老鼠偷白(百)莱”等题材,都是取“多子”的吉祥如意。第四种说法,人们把鼠放在首位,是希望过上富裕的生活。“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这是一首流传很广的民谣。“油”寓意有油水有财富。四川的墙花剪纸“老鼠偷油”,表现的是首尾相顾的六只老鼠在灯台两侧依次奋力往上爬,似乎对周围发生的一切全然不顾,那种专注和勇敢的神态令人忍俊不禁。民谚还有“老鼠偷油,越偷越有”的说法。“老鼠偷油”不仅是表层的谐趣,其深处表达的是人们对过上富裕生活的深深向往。

  在甲骨文里,“鼠”字就像一只小老鼠张着嘴在咬东西。我们对老鼠的情感矛盾而复杂,既喜欢它机灵可爱,又恼恨它偷食作物。然而,无论如何,“鼠”都是一个鲜明的民俗符号,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灿烂历史和文化,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占据着别样的地位。

  在中国民间传说中,鼠是具有传奇色彩的。在我很小的时候,奶奶就给我讲老鼠娶亲的故事,告诉我说在每年正月十五前后,大树之下能听到耗子迎亲。天真年幼的我,多次伏在树下侧耳倾听,不惧天寒地冻,虔诚得很,但却从来没有听到那想象中的热闹场面。年岁渐长,我才发现老鼠嫁女的传说在多地都有流传,且版本很多。但共同的情节都是队伍浩荡,诙谐幽默。在迎亲队伍中,老鼠的通常扮相是鼠头人身,红袄绿裤,头戴小红尖帽。新娘坐花轿,新郎骑大马,前面有鸣锣开道的执事,后面跟着送亲的宾客,前呼后拥,仪仗礼俗,一切都是人间翻版。鲁迅先生在《狗、猫、鼠》一文中是这样描述的:“新郎新妇以至傧相、宾客、执事,没有一个不是尖腮细腿,像煞读书人的,但穿的都是红衫绿裤”。在更多的年画版本中,大多数老鼠均不穿衣服,以自身面目示人。有的鼠新郎骑蟾,有的鼠新郎骑马,形象略有不同,但大都在送亲队伍的前面画有一只猫,虎视眈眈地盯着眼前发生的一幕。最有趣是河北武强的年画,还多出了老鼠拜花堂的场景,看上去与人间婚俗无异。在这些民间艺术中,大家对鼠做了人化描绘,反映出人类对待事物的包容性,也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美好愿望。

  在中国文人的世界中,鼠也是常来常往的熟客。浩瀚的诗海中,写鼠的诗句屡见不鲜,随便就能举上几个例子。如杜甫的“鸱鸟鸣黄桑,野鼠拱乱穴”,柳宗元的“草中狸鼠足为患,一夕十顾惊且伤”,刘禹锡的“忽闻饥鸟一噪聚,瞥下云中争腐鼠”,陆游的“贾勇遂能空鼠穴,策勋何止履胡肠”等。国画大师齐白石笔下的老鼠气韵生动,形神兼备。他所画的《老鼠与油灯火》,构图简洁凝练,形象鲜明。油灯画在左边,灯芯上的火焰被微风吹拂,画的右下侧是一只老鼠,形简而意足,画尽了机敏伶俐。更不要说那100多个关于老鼠的成语、歇后语,尽管贬多褒少,仍不失为文人对老鼠的不舍情结。

  在中国戏剧舞台上,鼠戏也是五花八门,饶有趣味。著名的京剧武戏《五鼠闹东京》取材于《三侠五义》,讲述了号称“五鼠”的五位江湖侠客,受包青天感化同归开封府为国效力的故事,颇受观众欢迎。上世纪四十年代,武丑泰斗张春华曾凭此剧蜚声津门,名震京坛。民间艺人表演的鼠戏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如东晋时期民间就有了“老鼠推磨”“老鼠荡秋千”的鼠戏表演,让人笑得前仰后合,流连忘返。

  在外国的文化中,尽管没有了十二生肖的光环,鼠也是不容忽视的。印度西部的克勒妮·玛塔神庙就是在公元十五世纪兴建的一座老鼠神庙。克勒妮·玛塔是焦特布尔与比卡内尔的皇室正式认可的女神,据说在庙宇里成千上万只老鼠中,有五只白色老鼠是格外神圣的,是克勒妮·玛塔本人和她的四个儿子的化身。在这里,老鼠是“神圣的”,是人们膜拜的对象。如果谁伤害了老鼠,就是对神灵的亵渎;如果被老鼠踩到,那就会带来好运;如果看到白色鼠王,更是鸿运齐天。在奥地利的一个教堂里,人们在壁画上发现了一个酷似老鼠的动物画面,其形象与米老鼠惊人的相像。据说,这幅壁画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了,这说明人类很早就把老鼠人性化了。

  鼠起源悠久,在我国安徽潜山县发现的东方晓鼠化石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鼠之一。历经岁月沧桑,鼠类繁衍后代,逐渐成为动物中最庞大的一族,目前全球大约50多亿只,数量惊人。它与人类相生相伴,既对人类造成伤害,也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实在是让人爱恨不能一言而尽。老鼠糟蹋粮食,传播疾病,需要严格控制,有时还要有灭鼠运动。但作为科学和医药方面的实验动物,每年高达几千万只鼠为人类的发展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又是我们需要铭记的。

  子鼠吉祥,上善若水,有容乃大。今天,一个包容、强大的、充满活力的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正沿着“中国之治”的道路,创造世界上最伟大的时代。在鼠年来临之际,让我们祝贺祖国繁荣昌盛!朋友们,在建设美丽中国的人群中,“鼠”你最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漫话民间年俗
后一篇:中国年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