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书香能致远
(2019-10-15 16:59:53)分类: 读书 |
最是书香能致远
说到读书,有些惭愧。虽然从小热爱文学,喜欢读书,参加工作后视读书为最好的娱乐,坚持笔耕不辍地写作,只是我的读书和写作一直是泛泛而读,顺兴而写,毫无章法,未有大成就。但是这么多年,我一直深信这种随性的阅读和写作,带给我的,是无论生活再难却内心无恙的一种安宁,是工作再累亦觉得精神充裕的一种满足,是遭遇人生低谷时敢于直面的一种勇气……读书,是读别人的精神故事,却写实自己的灵魂。
周国平说,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读书是世界上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由此,我想起在乡下小镇遇到的一位换锁修鞋的老人,约莫花甲,清瘦,腰板硬朗,在车站旁摆一小摊,专门修鞋换锁。一次需要配钥匙去了那儿。钥匙配好后我问多少钱,他伸出食指朝我比划一下,也不说话。旁边的一个人说,你给他一块钱就行了。我有些惊讶,在这个物价不菲的小镇,还可以配到一元一把的钥匙?旁边的人又告诉我,老人是哑巴,只是不能说,但心里明亮得很。老人一生靠小摊为生,供儿子上了大学,如今儿子出息了,老人本是衣食丰裕、安享晚年之人,只是不愿随儿进城,闲不下来便支着这个摊子,不为生计,多是方便别人。
后来有次路过小摊,发现老人戴着老花镜,手里捧着一本书正看得入神。仔细一看,竟是《曾国藩家书》,心里一惊。一个普通的修鞋人,一个小摊,风雨里来去,一生默默无言,却可以在困苦的生活里时时捧读一本书,所以他才可以用他内心的信念和坚持照亮儿子的前程。可以想象,一个孤独的守摊人,不愿去繁华都市享受天伦,却愿意用毕生余热服务故土,内心是多么丰实厚满。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我想这个平凡的父亲极好地诠释了这句话,他用一种最朴实无声的举动告诉我们,一个人的高贵不在于物质的丰盛,而在于精神灵魂的独立和自给自足。
我曾对我女儿说,我不要求你成为别人眼中那个最优秀的人,只想你做最美好的自己。对你的学习尽量做到不指手画脚,但我会对你重复再三的就是读书。读书不仅仅会让你在人生的考场中获益,你从书本里不断汲取的养分将让你内心轻盈丰满,无所畏惧。所幸,我女儿没有让我们失望,这一路懵懵懂懂走来,她用内心的小宇宙一次次让我们感到惊喜,与她聊天,看她写的文章,我完全想象不出来这个一直让我忧虑读书不够系统的孩子,原来内心具有这么巨大的能量。表现出的独立、包容、自省与坚强让我感怀不已,以致于竟有一种不知所措又莫明兴奋的慌乱不安。我要感谢我的女儿,是她的成长给予我感动和力量。
人生是一场修行。怎样做最好的自己?所谓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在首位。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唯一能带走的,是我们的心灵。我们用什么修身?读书,读点中国传统的书,是途径之一。读《弟子规》知行为规范,读《菜根谭》知三教之同源,读《大学》知教育之根本,读《中庸》知为事之尺度……人生的长路上,无论是顺利还是挫折,读读他们,哪怕只是在三言两语中有所感受,也是好的。当你学习累了的时候,一本好书,可以让你放松,当你烦燥的时候,一本好书,可以让你安静下来。“习读书之业,便当知读书之乐”。只有真正的热爱,才可以长久地坚持并从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