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跑到千里之外的地方读大学的人而言,倒是有这一样好处:所有对节日以及故乡的期待会通过距离的发酵成为生活中的一种寄托,是超越了考试周、成绩的存在,是身心的安全港,寒假尤其如此。因为寒假藏着一个温暖的内核——过年。
假期开始后,呼朋引伴、看书追剧、无所事事,其实都在等着年的开始。随着年货搬运工作的开始,宣告着年真的近了。爷爷奶奶已经提前在老家驻扎好等待我们的归来。老家是贮藏年味的所在,在冬日里有着属于北方乡村的那一份萧条寡淡的色彩,但它就是那个无限意味的所在,也锁着太多人的记忆。等到老家的庭院中停上了轿车,意味着大家都回来了。大年三十儿了,守岁过大年。
别的活儿轮不上,我只好带着弟弟妹妹贴对联、贴窗花。以前自己就是个递递糨糊的小配角,现在一下子成了核心主角,只能默默感慨一到过年自己就老一岁。可是,村庄内外的鞭炮声一阵紧似一阵,手里的活儿还得麻利点儿。过年,让自己回到童年的记忆里也是件喜事。
年夜饭是大年三十儿的重头戏。没有奢华繁复的样式,甚至在当今生活水平下谈不上丰盛,因为于我家而言,年夜饭就只是一顿热气腾腾的饺子。饺子虽不是什么味道绝伦、配料稀世,但一家人围在一起包饺子,就会一点点靠近幸福。
大年三十儿下午,大家就开始着手准备。以奶奶为中心的女性成员负责准备馅料,房间里弥漫着一股调料酱汁的混合气味,充斥着刀在砧板上起舞的咚咚声,交织其中的说话声,再加上小孩子看动画片的声音,这是属于大年夜的乐章,各声部交织碰撞却又不掩其各自的锋芒。
包饺子的面经了几道手,揉得软硬正好,馅料也准备好,就开始了包饺子的工程。大家在这个时候围坐在一起,随意地聊着天儿。包饺子的成员并不固定,但是也从来不需要刻意招揽人手。这是我一年里最安心的时光,知道这些世界上最爱我的人都在这里。我尽量不去想自己现在所处的尴尬地位,对于还在上初中乃至幼儿园的弟弟妹妹来说,我已经是个大人了,而还没有踏入社会的我又没有真正以成年人的形象在长辈面前相处,又好像仍然是个孩子。慢慢地,我觉得这样的处境似乎也没有那么让人难堪,反而给了我意外的好处。在弟弟妹妹面前,我可以充当大人享受指使他们的快乐,在真正的大人面前则可以还当个小孩,轻松自在。在这个家里,我有着不同的身份,也感受着不同的情感链接,知道自己可以随时回到这个安心的所在,让我有足够的勇气走向外面的世界。
热气腾腾的饺子让人感到温暖,让人感到明天的一切都是这样新鲜与蓬勃。而年夜饭之所以让人期待,是因为它象征着这样一个夜晚,一个可以忘掉一年的疲劳与忧愁,期待新年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