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红火火元宵节

(2019-02-06 11:55:00)
分类: 散文随笔
红红火火元宵节 

http://www.ayrbs.com/epaper/tplimg/detial_line.jpg

    正月十五元宵节,我们那里叫“小年”,古时候叫“上元节”,年三十则称“大年”。

    正月十五晚上,家家张灯结彩,在祖宗和神像牌位前点蜡烛,屋里屋外都是灯,可谓灯的海洋。门口的灯千姿百态,花样繁多。本家李德爷爷是位能工巧匠,他扎的灯是用粗细均匀的长高粱秆做的,秆与秆之间的衔接完全是用刀刻的槽儿扣起来的,不用一钉一线固定,很结实,是罕见的工艺品。他扎的灯个儿大,如彩楼一般。周围糊上白绵纸,里面转轴周围扎上人物剪纸,点燃蜡烛,人物转动起来,影子眏在绵纸上,谓“走马灯”,也叫“转灯”。那人物通常是孙悟空、猪八戒、唐僧、沙和尚和刘备等,个个栩栩如生,富有个性,大有呼之欲出的样子。每到他家门口,我和同伴们总是仰着小脸儿观赏不够,琢磨不止。

    十五晚上,每家还在院子里散灯盏儿。灯盏儿是用黍子面或黄面做的,圆柱形,上面凹形,蒸熟。除了大人制作灯外,我们小孩子也不甘示弱,纷纷参加到制灯的行列里来。我们因地制宜找来白菜疙瘩,当中挖个坑,插在长长的苇秆儿上。苇秆儿柔而韧,点燃后一高一低地上下摆动,在大街上比赛。十五前后的大街上,满是孩子们炫耀的白菜疙瘩灯,热闹极了。十五是灯的海洋,是人们愉快心情的写照。

    正月十五夜里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就是看烟火。有的人把自制的花窝窝搬出来比赛。花窝窝是用胶泥做的,直径有碗口大,里面放自制的火药,点燃后喷出火花。随着火焰的不同高度,人们发出不同的叫好声。常常这个没放完,其他人的就开始点燃,把人们吸引得来回涌动叫好。

    正月里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时候。冬闲的时候,人们组织起来练舞狮子、玩龙,到正月里则为大家舞狮子、玩龙灯娱乐。狮子威武雄壮,把青壮农民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玩龙灯则需要有很好的协调能力。我们村的舞狮子和玩龙灯很出名,不时去外村和县城摆威风,有时还被外县邀请表演,很有成就感。外村有高跷队,有背阁、抬阁,他们也来我们村串演,很是热闹。

    正月十六早起,人们有集堆焚烧旧炊黍、旧笊篱、旧箅子等旧物件和去地里踩麦根的习俗。烧旧物件意味着去旧换新;踩麦根叫“遛病”,即把病留在野外之意;还有扔一些小钱的,以示把病和灾扔掉。

    正月十六早上,还有送祖先的习俗。即把春节期间供奉的祖先牌位在十字路口烧掉,意为升天。家里供奉的家谱轴卷起存放起来,木牌位放入木匣子,待来年用。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至此告一段落。

    休闲了一冬天一正月的人们,攒足了劲就要下地干活了。  俗话说,吃了二月二的饭,人人没啥盼,撅着屁股往前干。到此,春节的大幕才真正落下。春节渐行渐远,但浓浓的年味儿让人咀嚼,让人回味,给人留下太多美好的记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忆过年
后一篇:三十儿过大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