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之不存,毛将安附(典故)
(2018-09-05 03:02:41)分类: 知识窗 |
[典义]
[典实]
公元前651年,秋九月,晋献公病卒,朝内发生内讧,里克杀死了奚齐、卓子及大夫荀息,国内一时无君。大夫们意见分歧,少数人主张请夷吾回国主政,多数人持不同意见,力主请晋公子重耳回国即位。晋国派了使者到狄国去请重耳,重耳谢曰:“我违背父命出逃,父死又不能尽人子之礼侍丧,我有何面目回国即位,请关注我的大夫们还是另立他人吧!”大夫们无奈,又派人到梁国去迎夷吾。夷吾一听,喜出望外,认为是天将晋国赐与他!便欲立即动身回国。吕省(又作吕甥)、卻芮说:“不妥。内犹有公子可以立为国君,为什么又要外求逃亡公子呢?令人难信,为了安全之计,主公若回国还是请强秦帮忙,借助穆公的威力入主朝政,那就万无一失,没有危险了!”夷吾说:“善!”乃使郤芮到秦国去面见秦穆公。穆公的夫人穆姬原是夷吾的姐姐,这样说来,夷吾派人去见穆公,就是小舅子去求姐夫了。卻芮见了穆公说:“如果大王能辅助找家主公回国即了大位,做了国君,我家主公愿以河西五城与秦”。穆公一听,这是件好事,既可以得到实惠,又可以送人情。于是发兵送夷吾回国做了晋君,史称晋惠公。
惠公元年,夷吾便自食其言,让邳郑出使秦国去谢秦王。邳郑对秦王说:“夷吾以河西之地许君,回到晋国,即了王位,做了国君,他非常感谢大王,让我向大王表示谢意。他让我给大王说明,他原来想一回国就把河西之地划拨给秦国,可是同大臣们一商量,大臣们都不同意,说‘地者先君之地,君亡在外,何以擅许秦呢?’我家国君为此还同大臣们争论了半天,大家也不同意,故而我家国君让我向大王表示歉意!”穆公听了苦笑了一声,没有再说什么。
时间过了四年,公元前647年,晋国发生天灾,赤地千里,颗粒无收,百姓没有吃的。惠公只得厚着脸皮,派人去向秦国借粮。穆公问相国百里奚,百里奚说:“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怜,国之道也。与之。”子豹说:“伐之。”穆公说:“其君是恶,其民何罪!”于是,秦粮经渭河,入黄河,再转汾河,源源不断地运到晋都绛城。
真是天有不测风云。晋国刚度过灾荒,秦国就遭受天灾,向晋国借粮。晋惠公及其臣下却没有秦穆公、百里奚那样的胸怀。虢射对惠公说:“皮之不存,毛将安附?河西之地您该付于秦您不给,您已经从根本上得罪了秦人,现在即使您借给了秦国粮食,也消除不了这笔大债,干脆不借算了!”惠公听了虢射的话,恩将仇报,不但没有借粮,反而率兵去攻打秦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