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唯命是从(典故)

(2018-09-05 02:57:06)
分类: 知识窗
    [典源] 《左传·昭公十二年》: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惟)命是从,岂其爱鼎。

  [典义] “唯命是从”,亦作“唯命是听”。意谓坚决听从命令或完全服从命令听指挥。

  [典实] 公元前573年春天,周历正月初五,晋大夫栾书、中行荀偃派程滑杀死了晋厉公,葬在翼地的东门外,仅用了一辆车子。派遣荀罃、士鲂在京师迎接孙周而立为晋君,是为晋悼公。当时,晋悼公只有十四岁。众大夫在清原迎接。孙周对大家说:“孤开始的愿望并没有想到这一步(意思是让自己当国君),难道这不是上天的意思吗?然而人们要求有国君,这是让他发布命令,以正视听。可是立了以后又不听他的,还哪里用得着国君呢?你们众大夫用得着我在今天;用不着我,也在今天。古人说得好:‘恭敬而听从国君,这是神灵所保佑的。’你们看着办吧!”众大夫听了孙周的这一席话,忙表态说:“迎陛下为国君,是臣下们的意愿(群臣之愿也),岂敢不惟命是从(敢不惟命是听)。”孙周在众大夫的拥护下,于十五日举行了结盟仪式后,才进入晋都新田,住进了伯子同家里。二十六日,在武宫举行了登基大典,接见了满朝文武。接着驱逐了不合臣道的七个大夫,开始了悼公执政的生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