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雨上清明

(2018-04-04 15:45:58)
分类: 散文随笔


  梨花风起清明,柳絮翻飞烟雨。清明是最词不达意的节气,也是最情深意重的节日。

  作为节气,清明只是一个普通的“乖乖儿”:“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节如其名,天清地明,“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然而,雨的如影如随,却让清明多了晦涩和弦外之音。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给“清明”定下底调和基色:雨纷纷,欲断魂。在这里,“它已越过农事与农业,而演变成了一个与华夏人人相关的民间传统节日”。既是一个节气,也是一个节日,在雨的调和板上,清明的双重身份和双重性格和谐、统一,看似名不副实,其实“情深深雨濛濛”。

  苇岸说,“二十四节气的神奇、信誉与不朽的经典性质”,在于天况、气象、物候在随着节气的更番而如约改变。清明却是例外,“清明多冽风、冥晦或阴雨;仿佛清明天然就是‘鬼节’,天然就是阳间与阴界衔接、生者与亡灵呼应的日子”。或许吧,既然“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那就该算上先人,哪怕他们不在了,也要像还在一样。

  清明雨声是絮叨的“雨言”。那些天国先人生前没有交代完的话,借着雨,又叮嘱起来。“清明连日雨潇潇,看送春痕上柳条。明月有情还约我,夜来相见杏花梢。”雨泪潇潇,时光的柳条上,后人都是先人春痕,隔着阴阳,只能月下相约,杏花梢见。或许,这也是杜牧断魂的原因。是谁在“雨纷纷”里说了什么?让他“欲断魂”,急于寻醉、归约杏花。

  伤心深处是泪流,梨花带雨可谓天地最汹涌的伤痛、最澎湃的泪奔。“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雨和清明,梨花和泪,怀想和追思,相得益彰。

  《清明雨》唱到:“清明雨打湿了衣服,清明雨打湿了脚步……默默地走向你的住处。野花缀满那座土丘,多么美丽又寂寞的小屋。”其实,内心深处同样下着一场雨,打湿了时光和坐在心上的归客。

  清明雨,年年如期。雨纷纷,断魂为谁。路上人,知与谁归。

  喜欢那首《清明雨上》:雨打湿了眼眶,年年倚井盼归堂。最怕不觉泪已拆两行。我在人间彷徨,寻不到你的天堂。东瓶西镜放,恨不能遗忘。又是清明雨上,折菊寄到你身旁……。阴阳相隔,清明雨却架起天地的桥梁,让时光穿越于一场杏花约。

  清明雨上,梨花带雨的翻译,写满脸庞。泪拆两行,像天梯,在天上人间遥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八大山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