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赏春好时节
(2018-04-04 15:40:33)分类: 散文随笔 |
|
|||
|
|||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清明”这两个字的组合,一定是古人经过丰富的生活积淀、颠覆了无数个字眼后定格而成的词语。折服于古人炼字造词的功力。这两个字最能彰显出春天这个季节的神韵。一个“清”字,在舌与齿轻巧地碰触后,灵动的从双唇间飞出来,多么的俊朗飘逸,简洁明快;“明”,又是那么厚重,恰好稳稳托住了清。二者绝妙组合,恰如其分,是对春天最为生动、鲜活、贴切的妙语,多一分,便浓了,少一分,又淡了。它们将春天最美好的一段时节压榨浓缩、烘焙提炼到清爽怡人、澄澈通透。
“无边风景一时新,且趁春风去旧尘”。冬的慵懒倦怠、含混模糊,纷纷在东风的驱逐中逃遁得无影无踪。天地间一下子高远辽阔起来。山川江河无不风清气爽,明丽纯净。就连墙角边的一株小草,在春姑娘高跟鞋的轻打下,探出头来,舒展着腰肢,叶尖上晶莹的露珠,如同一对明眸,新奇地张望着一个崭新生动的世界。春来一株草,遥看近却无。春的矜持便在这扑朔迷离中若隐若现,羞涩得犹抱琵琶半遮面。那清浅的风姿,婉约成一首优雅的清明小令,不经意被善解人意的春风轻吟曼舞,委婉传诵。春,在清明的氤氲中更显韵致了。 春风的确是善解人意的,给经历了漫长寒冷而萧瑟的生灵以舒适的慰藉。特别是在清明这个撩人情绪的时节,赋予万物欣欣向荣。微凉而不寒冷,轻柔而不生涩。沐浴在这薄纱般柔风的摩挲中,酥到痒,润到甘,醇到醉。撩拨得人们无从把持。这春风索性抛开了春的矜持,甩掉了春的高跟鞋,拿起调色板,信步游走。衣袖舒展中,大把大把的胭脂粉黛涂鸦到陌上田野,仿佛一夜间,就把一段清明的时节勾勒得五彩缤纷,色彩斑斓。随手一挥,便是一场春的盛宴,一个最美的人间四月天。 清明是一幅春天里最生动的画卷。看吧:芬芳与青山绿水对话,向长天大地释放。当来不及刹车的目光与一片惊鸿撞个满怀;当似曾相识的燕子牵着双眸,微风雨中斜;看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春风,这位世间少有的丹青圣手,巨笔一挥,便是一幅张择端也会叹服的清明上河图。 清明是一首春天里最动听的歌。听吧:千万条溪流早已收拾好行囊,一路叮叮咚咚地踏上一场奔赴大海的旅程;鸭子们“嘎嘎嘎”地唱着摇滚,趁春江水暖,开始一场“桃花流水鳜鱼肥”的盛宴;诗人们在纵情吟唱“春来江水绿如蓝”;农人们在一垄垄田埂编织的五线谱上,轻快弹拨着播种的旋律……春天是一场盛大的交响,清明是这交响里最动人的乐章。 清明是一杯春天里最清冽甘甜的美酒。尝吧:用莺歌燕舞去发酵,采百花香精去勾兑,在天地山川间去窖藏。不用“借问酒家何处有”,无需“好酒也怕巷子深”,莫听“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清明的清酒,随处可闻,触手可及。鼻翼轻嗅,便已微醺,曲水流觞,便是一首“老夫聊发少年狂”,它粉了桃花、红了笑脸、醉了暖阳,温情地烘焙出一派生机勃勃,萃取出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希望。 清明是一段春天里最美丽的诗行。读吧:花儿正开在字里,阳光也躺在行间,芳华正好,春情未老。不用期盼李白的诗魂归来,满坡的诗句随手可摘。每一句都要用心去品读,让它们在心灵深处慢慢地、一点一点地向暖;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日子里,一点一点回甘。清明,自有一分无需浓妆淡抹的洒脱,也自有一分无意世俗繁华的傲骨。在二十四个节气序列中,淡泊明志,不染纷争。在仲春与暮春间,不卑不亢,不偏不倚,是一段清新隽永的诗句。 你听,陶行知先生正在耳边轻轻诉说:“春天不是读书天,掀开门帘,投奔自然;春天不是读书天,舞雩风前,恍若神仙。攀上山巅,如登九天;春天不是读书天,之乎者也,太讨人嫌。书里流连,非呆即癫……”清明如许,岁月如歌,韶光易逝,未敢蹉跎。还等什么?那就快快放下这篇文章,无需刻意打扮,走向陌上田间,用心去拥抱一段最美的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