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选贤

(2014-08-05 23:24:59)
标签:

魏文侯

李克

小人

德才

愚人

分类: 散文随笔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曾论述德与才的关系,他提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与才相较,德是第一位的。并以德、才为据,把人分为“圣人”、“君子”、“小人”、“愚人”四类。他认为无才无德的“愚人”,胜于有才无德的“小人”,因为“小人”智高能作恶,为害更大,自古以来的“国之乱臣,家之败子”,都是“才有余而德不足”的人。所以选拔人才要德才并重, 不可“蔽于才而遗于德”,而且应该把德放在首位。古之明君先贤不但选贤用能德才兼顾,而且对选贤用能的标准很有研究,《资治通鉴·卷一·周纪一·威烈王二十三年》中有这样一段话: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

    意思是说:平常观察他亲近什么人,富贵时观察跟从他的是什么人,居高官时观察他举荐什么人,困窘时观察他不做什么,贫穷时观察他不索取什么,根据这五方面考察就完全可以确定相国人选了。

    这是战国时魏文侯与李克对话中的一段。魏文侯对李克说:“‘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现在魏国需要在魏成和翟璜二人中选一为相,请问谁更合适。”李克表示自己地位卑疏,不敢说。在魏文侯的要求下,李克才说了这一番阐述择相标准的话。魏文侯据以确定魏成为相。这五条不仅是择相标准,也是衡量一个人贤与否的尺度。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