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夏季注意防足癣

(2014-06-04 16:17:45)
标签:

健康

足癣

乳膏

外用药物

水疱

分类: 保健养生

    足癣,俗称“脚气”,是由真菌感染足部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病。真菌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所以足癣的发病,夏季重于冬季。

    足癣的临床表现分为三种类型:水疱鳞屑型:这一型是足癣最常见的类型,好发于足底和足侧缘。表现为针头大的水疱,疱壁较厚,水疱经数天干涸,之后呈现环状或小片状脱屑。病情稳定时以脱屑为主,瘙痒明显。

浸渍糜烂型:这一型好发于趾缝间。由于第3至4趾和第4至5趾经常紧密接触,不透气,汗液不易蒸发,因此更易发病。表现为趾缝皮肤浸渍发白,表面松软,松软的表皮脱落后,会露出鲜红的糜烂面及渗液,伴有明显瘙痒。

角化过度型:好发于足底和足跟部。表现为皮肤增厚、粗糙、干燥。冬季易发生皲裂,伴有疼痛。一般无明显瘙痒。患足癣时常常几型同时存在,也可从一型转向另一型。

    对于足癣病情轻者,一般采用外用药物治疗。应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选择不同的外用药物。水疱鳞屑型的足癣可选用各种乳膏、软膏。常用药物有咪唑康乳膏、联苯苄唑乳膏、特比萘芬乳膏、利拉萘酯乳膏等。浸渍糜烂型足癣,若局部有渗液,应先使用雷夫奴尔等溶液湿敷,待局部干燥后才能应用上述外用药物。角化过度型足癣因为角质层厚,直接外涂前述药物的话,药物渗透深度有限,效果不好。可应用具有剥脱角质作用的药物,如尿素软膏、水杨酸软膏,局部变薄后再涂抗真菌药物。真菌生命力顽强,外用药可暂时控制真菌,但如果斩草不除根,常常导致春风吹又生。因此,外用药治疗周期务必长,不能见好就收,应坚持一个月至两个月,或者皮肤看起来完全正常后,再多擦两个星期,以防复发。

    单用外用药物效果欠佳的患者,可加用口服药物,如伊曲康唑、特比萘芬。口服药需经过专科医生指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