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竹梅老翁
竹梅老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3,826
  • 关注人气:2,19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正月十六“烤杂病”

(2013-03-15 10:10:28)
标签:

足以

保定

特质

专为

怀抱

分类: 知识窗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据《汉书·王吉传》记载:当年,女娲在凤凰山——河北涉县境内,炼石补天。炼石之火烧起来,熊熊火焰照亮漳河对岸。又说点火炼石始于正月十六。之后,这天晚上,周边的百姓便家家都在自己大门口点火作纪念,后来演化为“烤杂病”。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确就有女娲在天台山顶炼五色石补天的故事。太行山绵亘万里,峰峦层叠,在历史上形成了一山多名。《淮南子》称之为五行山,《隋书》称之为母山,《太平寰宇记》称皇母山、女娲山等。这就足以证明,女娲与太行山的密切关系,而冀南地区就依偎在南太行山的怀抱。今天的涉县凤凰山上,保留着始建于北齐专为祭祀女娲而修建的“娲皇宫”,迄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显然,正月十六那一簇簇燃起的火焰,蕴含着人们对女娲抟土造人,送子继嗣,“炼五色石以补苍天”的纪念。

  正月在门前燃柏枝,古代确有明确记载。南朝梁宗懔曾在《荆楚岁时记》记载道:“今正腊旦,门前作烟火、桃神、绞索松柏、杀鸡著门户逐疫,礼也。”这也证明了古人确实有在门前燃火逐疫的习俗。燃烧柏枝,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柏灵火”,是因为柏树固有的特质。古人称赞柏树说:“经冬而不凋,蒙霜不变,麝食柏而香,皆为天齐长。”认为柏树为神异之木,其香可以去邪秽、疗百病。这又让人想起了这一带过年时的另一个习俗,年前要将家里已经过世的家亲,都请回来一起团团圆圆过春节。等过完了元宵节,也就是正月十六一大早,便要把这些家亲送回他们原来的地方。

  与太行山接近的山东、河南交界的农村和冀中地区石家庄、保定一带,至今也仍然延续着正月十六“烤柏灵火”的习俗。河北东光有“走百遍”、祛百病之说;井陉县有“转黄河”习俗。都是在这一天,表达对祛病的期望,对健康生活的祈盼和追求。

  正月十六“烤杂病”,真可谓是新年里乡村百姓的狂欢。是时,鞭炮和焰火伴随着迷漫的烟雾、浓重的柏香、爽朗的欢笑声,一时间暖热了料峭春寒。老人们还会在火堆上放一捆谷草或芝麻秸,祈望五谷丰登的好年景。

    那一笼笼熊熊燃烧的火堆,给人们带来热情,带来希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