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七夕”
(2012-08-26 09:38:15)
标签:
杨健虎中国七夕《天仙配》牛郎织女杂谈 |
分类: 散文随笔 |
历经数千年传承,尽管一定程度上受到2月14日西方情人节的冲击,但“七夕”在近年来愈发浓烈的“回归与传承”氛围中,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人演绎浪漫爱情故事的节点。
其实,在日益开放的爱恋观念的浸染下,在交通、沟通方式日益便捷的条件下,对恋爱中的现代人而言,每天都是情人节。他们在“微信”上“无缝对接”地聆听着对方心声,在没有界限的网络空间里随时点击彼此情况,在电影院、小饭店、咖啡馆里约会畅聊……
但当“七夕”来临,人们依然愿意追随、渲染、感受节日的美好。不仅因为它浓郁的浪漫气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还因为中国人骨子里对“七夕”传说中含蓄、内敛,“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美好意境的向往。
“一年一度七夕日,牛郎织女鹊桥会……你我凡间平常人,郎情妾意过一生……”23岁的安徽省安庆市农民杨健虎在“七夕”前给老家的女友发出了这条短信。
在省城合肥打工两年多,杨健虎干过快递、在工地打过杂、做过服务员,眼下正跟一位师傅学瓦匠手艺。
小杨的家乡安庆市杨桥镇有一座巨石山,是传说中牛郎织女故事的发源地。同时也是黄梅戏名家严凤英的故乡,正是她将《天仙配》唱成了经典,让所有人知道这出爱情戏。不仅如此,巨石山在当地又被称为小龙山,和脚下的菜子湖并称为“龙山凤水”,正是中国传统习俗中“爱情美满幸福”的象征。
“尽管现在分隔两地,我希望和她的将来是团圆、美满、幸福的。”杨健虎说。
在时代的变迁中,“七夕”被赋予更为丰富的内涵与外延。中国的恋人们,或大胆或含蓄,或朴实或创意,正在将浪漫故事演绎在传统节日里,将爱情进行在每一个凡常的日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