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农村人走茶凉”,十年后谁来种田?

(2012-08-25 23:31:01)
标签:

王开玉

农产品

收入差距

中国农村

人走茶凉

杂谈

分类: 散文随笔

   

    据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报告,过去十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9.2%,农村居民年均实际增长8.1%。2010、2011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连续两年快于城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

  而日前在京发布的《中国农民经济状况报告》显示,中国农村居民基尼系数在2011年已达到0.3949,正在逼近0.4的国际警戒线。样本农户最大收入差距达到10.19倍。

  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还没有得到真正改善的时候,内部贫富差距拉大对农村发展将产生不利的影响。这份报告引发了人们对农村发展战略及其潜藏问题的关注和反思。

  “或将带来农村地区乃至整个城乡社会的不稳定。”安徽省知名社会学家王开玉指出,以往突出的城乡差距,两个群体毕竟生活在不同生活空间,而农村内部的差距,相互间比较明显,更容易产生不平衡情绪。

  近年来,随着土地承包价格、雇工价格、主要农资价格的普遍上涨,农民生产费用大幅增加,效益下降,难以走出“增产不增收”的境地。从禽、蛋、生猪、部分蔬菜等主要农产品产销与农民增收情况看,农业生产的市场风险与自然风险并存。农产品市场体系尚不健全、农产品深加工和集约化程度低、附加值少,农产品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这些都影响着农民增收的信心。

  “种地挣不到什么钱,必须得走出来,到城里务工。将来俺的孩子就是读不上大学,也要让他学门手艺,到城市里闯闯”。安徽阜阳农民周景龙说。

  “越来越多年轻人都出去打工,村里的地以后就要荒芜了,没人种啊!”同样是淮河岸边的阜南县工桥镇孟寨村里年逾五十的张文宣这样说。

  “农村人走茶凉!”“十年后谁来种田?”人们关注着、焦虑着。

  “农村收入差距的扩大首先可能引发粮食安全问题。”王开玉指出,近年来,中国农村出现农业副业化趋势。即使有了多种补贴,农业收入仍不能支持农民过上较富裕的生活,要花钱,只有出去打工,农民已经不再把农业作为主业。

  “一方面是农业人口老龄化,一方面是新生代农民工不熟悉农业,不愿返乡务农。”王开玉认为,农业副业化本身反映了中国农村发展战略存在的问题。眼下,必须加大支农惠农的力度,大力推动现代农业和土地规模经营,确保务农收入不低于务工收入。

  有网友说,农村务农,就像学生要学习一样,是务正业;农村不务农,就像学生忙于做生意一样,是不务正业。农村靠农业而富,就富得有质量;农村靠农业发展,就要符合科学发展观。

  事实上,在一些本地经济发展好的地区,许多农民也实现了家门口的科学发展。

  皖南黄山脚下甘棠镇670多人口的庄里村,利用“乡土味”的田园风光发展起“原生态经济”。游人沿着蜿蜒曲折的水泥路走入每户农家,在雕梁画栋的古祠堂里虔诚祈福,在徽式农家宅院里品尝绝对“绿色”的高山蔬果和农家菜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