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疑释惑
(2009-12-25 17:40:51)
标签:
哲言
西方人
浅表性
金婚
师者
杂谈
|
分类:
散文随笔
|
|
|
“传道、授业、解惑”是师者的基本责任。其中解惑最难,解惑做得不好,授业和传道均无从谈起。
“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太荒谬了。如果翻译成英文,西方人根本无法理解。”郎咸平曾这样说。他说中国类似的哲言非常多,奇怪的是大家传诵了许多年,根本没有觉得有什么错。
“失败是成功之母”,通常容易让人产生两种理解。理解之一:不失败就无法成功,就像没有你妈怎么会有你?这种理解显然过于绝对。第一次高考就考上清华、北大,第一次结婚就一直幸福到“金婚”……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理解之二:失败次数越多离成功越近。按这种理解,中国足球队最应该得世界冠军,中国乒乓球队最不可能夺冠,然而事实恰恰相反。
有许多经不起推敲的哲言,却有持久的生命力,原因在于我们的人生中有许多不太合格的老师。
记得我们上数学课时经常要进行演算。一个公式需要经过一步步复杂的推理论证,有时候一堂课都演算不完。算着算着,南辕北辙,居然离“目标”越来越远。急出一头汗的老师往往会稳定住情绪,然后擦掉一黑板演算到一半的算式,对我们说:“其实只要知道结果,会用公式就行了,演算过程并不重要。”人都有惰性,我们也不喜欢枯燥的演算步骤,于是欣然地到此为止,最终一辈子也没真正弄明白数学。
“议论太多。我们需要的是通过一个故事得出一个感悟,故事应该是主要的……”不久前,我接到一封退稿信,编辑这样说。我很理解,相对于喜欢逻辑推理的西方人,国人大多习惯于听故事。
世界在变化,人也在改变。你不能清清楚楚地给人解惑,就无法让人信服。这对传道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绝对是件好事。只有透彻地明白了来龙去脉,道理才会深入人心,才会变成自觉的行动。糊里糊涂的故事固然也能使人“感悟”,但那种感悟不过是浅表性的,并不能使人得到境界上的提高。
|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