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智慧的能量有多大

(2009-12-25 17:38:42)
标签:

智者

令尹

支点

楚悼王

张仪

楚国

杂谈

分类: 散文随笔
智慧的能量有多大

   曾几何时,网络上流行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短语:“骗子太多,傻子明显不够用。”

  受骗的人十有八九心存余悸,不免犯嘀咕:骗子喜欢设局、下套、掘阱、挖坑和使绊,智者也喜欢阴谋、奇计、深藏、暗算和伪装,那么骗子与智者的分际到底在何处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也像小和尚头顶的虱子——明摆着?骗子狡狯,损人利己,欺世盗名,甚至祸国殃民,是他们的拿手好戏;智者明达,在利己的同时,还会利他,利群,利国,甚至兼济天下。骗子只有彻头彻尾的工具理性,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智者则多多少少具有悲悯众生的情怀。骗子为所欲为,无法无天,无视底线和障碍;智者则有所为,亦有所不为,他们不肯逾越某些行为原则,不肯破坏某些游戏规则。总之,二者的动机、手段和目标是不尽相同的。

  通常的规律是,乱世多智者,治世多骗子。乱世人命危浅,救焚拯溺而不暇,唯智者能预见先机,明辨大势,稳控全局。他们不难找到表演的舞台,不愁英雄无用武之地。治世生活安逸,人心贪恋富贵荣华,以追名逐利升官发财为日常要务,骗子有缝可钻,有隙可乘,无不蠢蠢欲动,跃跃欲试。

  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尝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智慧是杠杆,时势是支点,倘若二者皆备,智者可以游刃有余,四两拨千斤。在《封神演义》中,姜子牙被神化了。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被妖化了。其实,智者并没有三头六臂,他们很可能柔韧如蒲苇,手无缚鸡之力,但凭仗灵光盈溢、奇思喷涌的脑袋和三寸不烂之舌,他们就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怒天下惧,安居天下息”。智者能够看清安危、福祸、利害、得失、胜败之关键,能够把准进退、攻守、取舍、行藏、扬抑之枢机,能够借势、乘势和造势,能够谋局、布局和成局,智慧无疑是他们点石成金屡试不爽的魔杖。智者的能量究竟有多大?“一张嘴,一支笔,抵得过三千毛瑟枪;三寸之舌,重于九鼎之宝;一人之辩,强于百万之师。”这些赞词一点也不夸张。

  智士张仪早年落魄,混在楚国官场。楚国的令尹丢失了珍贵的玉璧,府中宾客均怀疑那位空空妙手就是在座的贫士张仪。结果后者被揍得鼻青脸肿,满地寻牙。回家后,张仪受到妻子的奚落。可他既不羞愧,也不沮丧,一如既往地保持幽默感,张开嘴巴,诙谐地问道:“请你看仔细喽,我的舌头还在不在?”只要舌头还在,张仪跋山涉水去秦国,取卿相位就能如拾草芥,报复楚国令尹简直易如反掌。在张仪看来,他的舌头无疑是历史上最牛的杠杆,一旦找准秦惠王这个最佳支点,他就能够唾手撬动六国的社稷江山。

  “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古代的智者得意于生前,得志于天下;恰逢其时,恰遇其主,幸运是不可或缺的。但恰如其分地摆正自己的位置,估准自身的价值,才是关键。对贪货者以利害游说,对好名者以荣辱游说,对求功者以成败游说,对渔色者以妍媸游说,对迷信者以祸福游说,不可出错牌,不可弄错对象。商鞅游说秦孝公,吴起游说楚悼王,范雎游说秦昭王,彼此相见恨晚,一拍即合,天才的智慧自当尽兴发挥。

  古代君王绝大多数都是超级凶猛的动物,封建专制的绞肉机,铁血无情。智者最难的不是如何建功立业,而是如何全身而退。狡兔得而猎犬烹,高鸟尽而良弓藏,敌国破而谋臣亡。许多智者之所以死于非命,不得善终,是因为他们没能参透这句哲言最深层的意味。在中国古代史上,像范蠡和张良那样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智者,简直寥若晨星,凤毛麟角。

  现代社会,职场如同不闻金鼓不见血泪的沙场,商场如同不闻枪炮不见硝烟的战场;无处不是波诡云谲,无处不有竞争博弈,其残酷性逼迫众人反复温习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大家何必做狼?做人就好。具足智慧,我们攻守兼备。具足智慧,我们进退自如。

  须知,大智者都是温润和慈悲的,铁石心肠害人终害己。唯有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才是合格的血清,能根治人的邪念,平衡人的贪心。这个世界之所以美丽如斯,是因为你我他心理健康,彼此懂得:什么样的鸿沟不难逾越,什么样的裂隙不可制造。

  一个人大智若愚,心灵不为外缘所困扰,眼睛不为外因所迷惑,手脚不为外物所羁縻,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之上,是完全可能的。倘若你的智慧足敷所用,不断提升自己,驱策自己,梦想的车轮就不会深陷在泥淖之中,它与现实交集汇聚将是迟早的事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解疑释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