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雪松

标签:
雪松各族群众国家森林城市险山天山杂谈 |
分类: 东西南北 |
天山雪松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res/1/1921/2009-11/28/08/res01_attpic_brief.jpg |
|
每当第一缕阳光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时候,每当穿越沙漠戈壁的时候,每当仰望天山的时候,不由得让我想起在天山深处的雪松,它们坚强、不畏严寒,扎根在天山南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
天山雪松极其耐寒、极具生命力,它吸收天山雪水的精华,在恶劣环境的历练下,铸就了坚强、挺拔的体格、坚实粗壮的身板和针一样的叶子,很适应在寒冷少雨的地域生存。在冬季,越是寒冷它越发翠绿,即使是冰雪吞没了整个山脉,摧毁了多少生命,冰冻了万物生灵,也冰冻不了雪松,冰冻不了它那坚强、不屈不挠和与寒冷争艳的骨气。一株株、一片片、一层层,扎根在天山之中,手拉手,根连根,倚在蓝天与雪山之间,构成一幅幅壮美、让人惊叹的画卷。
雪松是坚韧不拔的树。能在零下40摄氏度的严寒中傲然而立,不怕寒风刺骨、不怕侵入骨髓的斑斑盐碱、不怕出生于空气稀薄的悬崖缝隙间。它是生命的树,是不死的树。那种遇强则强,逆境奋起,一息尚存,绝不放弃的精神,使所有真正的男儿血脉贲张。寒风吹打,巍然不动,冰雪覆盖,奋力撑出。它使我想起了那些边防战士们,他们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安宁,就像雪松一样驻守在昆仑山圣女峰上。
雪松是大公无私的树。它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它美化环境,清新空气,涵养水源,这在西北边陲尤为可贵。在我们身边,也有许许多多具有雪松一样品格的人。他们默默无闻,辛勤劳作,像雪松一样把生命、青春和汗水奉献给了这片疆土。
雪松是团结乐观的树。在我们新疆传唱着这样一首歌——“天山雪松根连根,各族群众心连心”。这是对雪松的赞美,虽然环境恶劣,但雪松的根系很深。为了能吸收养分和水,根植于险山峻岭,防止滑坡和水土流失,它们根连根,同呼吸、共命运,扎根于天山,用团结的力量去守护、去适应它们深爱着的这片热土。
我的家乡阿克苏处在塔里木盆地的西北边缘,过去是个贫瘠荒凉的边陲小镇。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每到春秋原本可以享受瓜果飘香的喜悦,却因风沙漫天狂舞,让这本是最幸福的季节失去了生机;抬头是土,低头是沙,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里到处都塞满了沙土,都成了黄沙的领地。为了改善人与自然不和谐的关系,新疆各族人民以雪松的毅力,开始治理、优化环境,特别是1988年春天开始的大规模植树造林的柯柯牙工程,彻底治理了风沙,让这荒凉的土地开始呈现盎然生机,荒漠戈壁变成了一道道绿色长城,阿克苏成了处处瓜果飘香的瀚海中的绿珠,2008年11月荣获了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称号。
这是雪松精神的有力象征。边疆各族群众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坚韧不拔、乐观进取、团结奉献的雪松精神,才能在不同战线上,不畏劳苦、不惧艰险,通过多少个日日夜夜的辛勤奋斗,创造出今天美好幸福的新生活,才能把我们新疆建设得更美好、更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