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五道口
蓝旗营往东就到了“五道口”,此地据说是北京北站往北的第五个道口。可是谁在乎呢!只有火车通过时,大伙无奈驻足,才会注意到铁轨、路工、围栏、信号灯和火车。火车一过,人们又行色匆匆。
火车,城铁,人流,车流,商铺,造就了五道口的繁华和拥堵。面对红灯,行人或者面无惧色昂首挺胸而过,或者用目光逼退敢于进犯的汽车。外国人到此似乎也入乡随俗,与中国人一道兴高采烈地闯红灯。每当此时,我耳畔就会响起止水兄的名言:“上天造一个人才不容易呀。”于是裹足不前,看着人流与车流混战于这个世界上最混乱的路口。
五道口是被清华、北大、北航、语言学院、石油、矿院、地质、科技大,外加上新东方学校包围起来,供莘莘学子暂时娱乐的“操场”;是一个文化部落;是聚集来自100多个不同国家人民的小地球村。五道口,只此一地,别无二处。
有人说,这儿是鱼龙混杂的地方。这里的人,有省吃俭用、行走于旧书摊的可爱学生;有背着吉他穿梭于各酒吧的摇滚歌手;有骑着老式的二八自行车,练习“讨厌、倒霉”的大老美。
五道口似乎是韩国人的天下,以留学生居多。韩国男生顶不珍惜布料,每个人出来都披块床单,远远看去,几匹床单联袂而来,像“瑞蚨祥”五颜六色的布料。韩国女生通常薄施粉黛,挎着时髦的小包,淑女极了,看着确实赏心悦目。不过我也有幸目睹她们野蛮的一面,几个韩国女生仿佛喝高了:一个坐在地上拍着腿大哭,一个用手支着头打陀螺,一个拉着打陀螺的怕她转到马路中央,一个拽着手机紧张地汇报。路旁就是“山木培训”的广告牌,蓄须多年的大胡子山木笑呵呵地看着这一切。
这里拥有太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试图突破语言障碍来彼此融合。有人说,它是潮流的发祥地。印象中,这里是最早出售外贸服装的小店聚集地;等到酒吧热起来,服装店就变为了各种情调的酒吧,而那时的三里屯才刚刚形成气候。
五道口适合小资出没。“光合作用书房”有整面墙的妇女杂志,台子上堆满休闲类图书,严肃读物和学术著作在此怕是没有市场,那得到蓝旗营的万圣书园去寻。“雕刻时光”咖啡馆内,外国小伙专心地浏览网页,中国男生与外国姐姐谈笑风生。临街的窗旁坐着忧郁的女郎,呷一口“卡布奇诺”,看着茶匙旋转泡沫幻灭,咖啡流淌出丝绸的色泽,看着窗外众生忙碌云卷云舒与己无关却又丝丝相连,想着前尘往事似水流年白云苍狗红颜易老,不禁忧从中来。咖啡馆内一定有很多忧郁、发呆的女郎吧。
走在年轻的五道口街头,我喜欢回忆富兰克林的一段话:“我劳碌一生,别无乐趣,惟有想起世间众生,无分人虫,如能长寿而为公众谋利者,这是可以引为自慰的;再则听听蜉蝣小姐蜉蝣太太们的高谈阔论,或者偶然从那可爱的白夫人那里,得到巧笑一顾,或者清歌一曲,我的暮年也得到慰藉了。”
(党一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