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孩子提供心理营养
(2009-05-06 11:28:57)
标签:
育儿教育家长正强化信任心理咨询性满足 |
分类: 原创文章 |
如何给孩子提供心理营养
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干预这个问题是一直关注我博客的一位朋友在上篇博客中留下的疑问,很感谢这位朋友对于我的关注:)
【问】
对于孩子的一些错误行为家长干预要怎么做才能成功呢?我们知道,比如说我小时侯,家长说不行的,坚决不行的,我反而更好奇,更想去做一做,但有的本来想引起他们的重视才做的事情,他们说了我反而更想去做,不说反而却不做了!所以,这个家长干预怎么做才是成功的?
【解析】
对于孩子的一些错误行为家长要区分导致这个行为的最初心理动机,这也是为什么有的问题家长干预了却不做,有的问题家长不干预就不做的根源,不同的动机要用不同的方法来处理才会有良好的效果。
比如说,有的问题家长干预了却不去做这大都是因为孩子做这件事情是和家长的预期出现了分歧,举一个例子:孩子喜欢上网。这是家长普遍都会反对的事情,因为过度上网不仅会影响孩子正常的学习生活作息时间,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也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这时候家长就不能武断粗暴的进行制止。
孩子在生长过程中是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针对心理营养来说会有对安全感、成就感、交友和生活常识的需求,一般孩子获得这些营养大都通过学校家庭,但是当学校家庭不能够满足孩子的需求的时候,他们就会主动需求外界的支持,而网络恰好是提供这些养分的最好窗口。
那么家长分析孩子是什么样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后,理解孩子的行为,有的放矢的进行干预效果就会好很多。
同样,对于性的好奇和渴望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中国的传统教育方式和家长的一些传统观念导致孩子的好奇心得不到满足,所以才会有一些异常行为的出现。
在家长进行干预的过程中是需要技巧的。首先,家长要理解孩子,把自己的心理年龄尝试降低到和孩子同岁,去感受孩子的需求和感受,这样的一个交流基础才能够和孩子之间建立信任。
其次,家长要给孩子制造一个平等交流的氛围,绕开具体事件,从孩子精神层面去更多的进行关注,这样会降低孩子排斥和逆反的心理和行为。
然后将孩子的需求从不良方式获得的行为引导到健康积极的方面,引起孩子对健康获取需求的兴趣和关注。
从态度方式上来说,家长要做到不把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强加给孩子,只要你每次和孩子沟通时能首先控制自己的情绪,那么你该说什么就说什么,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第一,你带着情绪和孩子沟通,那么你说的等于白说,因为孩子只会感受到你的情绪,不会在乎你说的是什么!
第二,负性情绪是会传染的,你很浮躁孩子也会很浮躁,你希望孩子平静些,就要自己先平静下来。
第三,不要寄希望一次的沟通方式改变就能换回孩子的信任,良好的对话是需要时间来建立的,中间反反复复,出现了孩子说话不算话也是很正常的。
那么对于另外一种情况,家长不干预反而不去做的现象就不能用上述的方法来对待。这个现象发生是因为孩子需要引起家长更多的关注,当他们期待通过这个事件引起家长的注意的时候,如果家长没有及时的给予参与、鼓励、肯定,就会影响孩子的积极性,他们会觉得做这件事情的意义丧失了,就会中断行为。
在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中,家长更多的应该使用鼓励、肯定、精神关注等积极的正强化手段,任何贬低否定讽刺的语言和粗暴行为都有可能给孩子心理成长造成伤害,也不利于和孩子构建平等信任的交流氛围。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论学习还是兴趣爱好都要遵从儿童心理发育的特点,那就是孩子不论选择什么都处于对这个事情的“喜好”。小时候喜欢的老师教授的课程孩子会学得很好,如果不喜欢的老师教授的课程就引不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同样,家长如果和孩子构建了亲密平等信任的关系,那么对孩子的引导就会简单容易很多。
首先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和喜好,不要将家长的喜好强加给孩子,那样即便是孩子听话去学习去尝试,也不会从中感受快乐,也谈不上成就感。
针对性的教育,家长应该正确面对不要回避,但是正确面对不一定等于把这个问题非常正式的放到谈话中,甚至有的家长会就这个问题进行单独谈话,这样的局面会让孩子和家长都比较尴尬,处理不好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当家长发现一些孩子对性的好奇和探索行为时,不宜当面立即就具体行为进行干预,选择双方情感松弛轻松的时机,淡然地、仿佛不经意的谈及这个问题,甚至可以例举自己曾经遇到过的一些对于性知识的困扰和解决方法和最后获取的正确性知识的内容,必要时可以杜撰一些类似经历。
在这个操作过程中,要注意父母性别对这个问题的影响,父母是孩子获取和异性交往的第一位老师,和孩子同性别的家长来进行关于性的问题会效果更好一些。
让孩子拥有一份美好快乐的生活是绝大部分家长的美好期待,但是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家长全方位细心的呵护关照,必要时可以借助外力(参加相应的团体活动,或者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干预,这样才不会让孩子成年以后有心理问题隐患和对待问题错误的方式方法,才可以真正的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