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两天,重新读了一遍《佛罗伦萨的小抄写员》

(2016-07-27 13:53:22)
标签:

译文出版社译文好书

爱的教育

佛罗伦萨的小抄写员

亚米契斯

夏丏尊

分类: 书摘连载

/twb/u/net/../../tu/2713/ad79242c-b558-49c2-af01-96f3589aac13.bmp


今天这篇故事是关于上面这张图的。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在上中学时都读过课文《佛罗伦萨的小抄写员》,然后从此记住了亚米契斯这个名字和《爱的教育》这本书。很偶然,最近在译文社出版的《爱的教育(名译插图珍藏版)》中,又重新读了一遍这则故事,带着些许怀旧,些许感慨,突然特别想再一次和大家分享这则经典的好故事。


与以前读的《佛罗伦萨的小抄写员》不同,本版译本来自夏丏尊先生,名字译为《少年笔耕》,夏先生的译本也是堪称经典。以及,上面的插画,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来自丰子恺先生手笔吧。所以,译文社推出的这版《爱的教育(名译插图珍藏版)》,绝对值得收藏哦。


少年笔耕

文|埃德蒙多·德·亚米契斯  译|夏丏尊

摘自|《爱的教育》

声明:转载先请私信联系 -


叙利亚是小学五年生,十二岁,是个黑发白皮肤的小孩。他父亲在铁路做雇员,在叙利亚以下还有许多儿女,一家营着清苦的生计,还是拮据不堪。父亲不以儿女为累赘,一味爱着他们,对叙利亚百事依从,唯有学校的功课,却毫不放松地督促他用功。这是因为想他快些毕业,得着较好的位置,来帮助一家生计的缘故。


父亲年纪大了,并且因为一向辛苦,面容更老。一家生计全负在他肩上。他于日间在铁路工作以外,又从别处接了书件来抄写,每夜执笔伏案到很迟才睡。近来,某杂志社托他写封寄杂志给订户的封条,用了大大的正楷字写,每五百条写费六角。这工作好像很辛苦,老人每于食桌上向自己家里人叫苦:


“我眼睛似乎坏起来了。这个夜工,要缩短我的寿命呢!”


有一天,叙利亚向他父亲说:“父亲!我来替你写吧。我能写得和你一样好。”


父亲终不许可:“不要,你应该用你的功。功课,在你是大事,就是一小时,我也不愿夺了你的时间。你虽有这样的好意,但我决不愿累你。以后不要再说这话了。”


叙利亚向来知道父亲的脾气,也不强请,独自在心里设法。他每夜夜半听见父亲停止工作,回到卧室里去。有好几次,十二点钟一敲过,立刻听到椅子向后拖的声音,接着就是父亲轻轻回卧室去的脚步声。一天晚上,叙利亚等父亲去睡了后,起来悄悄地穿好衣裳,蹑着脚步走进父亲写字的房子里,把洋灯点着。案上摆着空白的纸条和杂志订户的名册,叙利亚就执了笔,仿着父亲的笔迹写起来,心里既欢喜又有些恐惧。写了一会儿,条子渐渐积多,放了笔把手搓一搓,提起精神再写。一面动着笔微笑,一面又侧了耳听着动静,怕被父亲起来看见。写到一百六十张,算起来值两角钱了,方才停止,把笔放在原处,熄了灯,蹑手蹑脚地回到床上去睡。


第二天午餐时,父亲很是高兴。原来他父亲一点不察觉。每夜只是机械地照簿誊写,十二点钟一敲就放了笔,早晨起来把条子数一数罢了。那天父亲真高兴,拍着叙利亚的肩说:


“喂!叙利亚!你父亲还着实未老哩!昨晚三小时里面,工作要比平常多做三分之一。我的手还很自由,眼睛也还没有花。”


叙利亚虽不说什么,心里却快活。他想:“父亲不知道我在替他写,却自己以为还未老呢。好!以后就这样去做吧。”


那夜到了十二时,叙利亚仍起来工作。这样经过了好几天,父亲依然不曾知道。只有一次,父亲在晚餐时说:“真是奇怪!近来灯油突然费多了。”叙利亚听了暗笑,幸而父亲不再说别的,此后他就每夜起来抄写。


叙利亚因为每夜起来,渐渐睡眠不足,朝起觉着疲劳,晚间复习要打瞌睡。有一夜,叙利亚伏在案上睡熟了,那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的打盹。


“喂!用心!用心!做你的功课!”父亲拍着手叫。叙利亚张开了眼。再用功复习。可是第二夜,第三夜,又同样打盹,愈弄愈不好:总是伏在书上睡熟了,或早晨晏起,复习功课的时候,总是带着倦容,好像对功课很厌倦似的。父亲见这情形,屡次注意他,结果至于动气,虽然他一向不责骂小孩。有一天早晨,父亲对他说:“叙利亚!你真对不起我!你和从前不是变了样子吗?当心!一家的希望都在你身上呢。你知道吗?”


叙利亚有生以来第一次受着叱骂,很是难受。心里想:“是的,那样的事不能够长久做下去的,非停止不可。”


这天晚餐的时候,父亲很高兴地说。“大家听啊!这月比前月多赚六元四角钱呢。”他从食桌抽屉里取出一袋果子来,说是买来让一家人庆祝的。小孩们都拍手欢乐,叙利亚也因此把心重新振作起来,元气也恢复许多,心里自语道:“咿呀!再继续做吧。日间多用点功。夜里依旧工作吧。”父亲又接着说:“六元四角哩!这虽很好,只有这孩子——”说着指了叙利亚:“我实在觉得可厌!”叙利亚默然受着责备,忍住了要迸出来的眼泪,心里却觉得欢喜。


从此以后,叙利亚仍是拼了命工作,可是,疲劳之上更加疲劳,终究难以支持。这样过了两个月,父亲仍是叱骂他,对他的脸色更渐渐担起忧来。有一天,父亲到学校去访先生,和先生商量叙利亚的事。先生说:“是的,成绩好是还好,因为他原是聪明的。但是不及以前的热心了,每日总是打着呵欠,似乎要睡去,心不能集注在功课上。叫他作文,他只是短短地写了点就算,字体也草率了,他原可以更好的。”


那夜父亲唤叙利亚到他旁边,用了比平常更严厉的态度对叙利亚说:


“叙利亚!你知道我为了养活一家怎样地劳累?你不知道吗?我为了你们,是把命在拼着呢!你竟什么都不想想,也不管你父母兄弟怎样!”


“啊!并不!请不要这样说!父亲!”叙利亚咽着眼泪说。他正想把经过的一切说出来,父亲又拦住了他的话头:


“你应该知道家里的境况。一家人要刻苦努力才可支持得住,这是你应该早已知道的。我不是那样努力地做着加倍的工作吗?本月我原以为可以从铁路局得到二十元的奖金的,已预先派入用途,不料到了今天,才知道那笔钱是无望的了。”


叙利亚听了把口头要说的话重新抑住,自己心里反复着说:


“咿呀!不要说,还是始终隐瞒了,仍旧替父亲帮忙吧。对父亲不起的地方,从别一方来补报吧。学校里的功课原非用功及格不可,但最要紧的是要帮助父亲养活一家,略微减去父亲的疲劳。是的,是的。”


又过了两个月。儿子仍继续做夜工,日间疲劳不堪,父亲依然见了他动怒。最可痛的是父亲对他渐渐冷淡,好像以为儿子太不忠实,是无甚希望的了,不多同他说话,甚至不愿看见他。叙利亚见这光景,心痛的不得了。父亲背向他的时候,他几乎要从背后下拜。悲哀疲劳,使他愈加衰弱,脸色愈加苍白,学业也似乎愈加不勤勉了。他自己也知道非停止做夜工不可,每夜就睡的时候,常自己对自己说:“从今夜起,真是不再夜半起来了。”可是,一到了十二点钟,以前的决心不觉忽然宽懈,好像睡着不起,就是逃避自己的义务,偷用了家里的两角钱了,于是熬不住了仍旧起来。他以为父亲总有一日会起来看见他,或者在数纸的时候偶然发觉他的作为。到了那时,自己虽不申明,父亲自然会知道的。这样一想,他仍继续夜夜工作。


有一天晚餐的时候,母亲觉得叙利亚的脸色比平常更不好了,说:


“叙利亚!你不是不舒服吧?”说着又向着丈夫:


“叙利亚不知怎么了,你看看他脸色青得——叙利亚!你怎么啦?”说时显得很忧愁。


父亲把眼向叙利亚一瞟:“即使有病也是他自作自受。以前用功的时候,他并不如此的。”


“但是,你!这不是因为他有病的缘故吗?”父亲听母亲这样说,回答说:


“我早已不管他了!”


叙利亚听了心如刀割。父亲竟不管他了!那个他偶一咳嗽就忧虑得了不得的父亲!父亲确实不爱他了,眼中已没有他这个人了!“啊!父亲!我没有你的爱是不能生活的!——无论如何,请你不要如此说,我一一说了出来吧,不再欺瞒你了。只要你再爱我,无论怎样,我一定像从前一样地用功。啊!这次真下决心了!”


叙利亚的决心仍是徒然。那夜因了习惯的力,又自己起来了。起来以后,就想往几月来工作的地方做最后的一行。进去点着了灯,见到桌上的空白纸条,觉得从此不写有些难过,就情不自禁地执了笔又开始写了。忽然手动时把一册书碰落到地。那时满身的血液突然集注到心胸里来:如果父亲醒了如何;这原也不算什么坏事,发现了也不要紧,自己本来也屡次想说明了。但是,如果父亲现在醒了,走了出来,被他看见了我,母亲怎样吃惊啊,并且,如果现在被父亲发觉,父亲对于自己这几月来待我的情形,不知要怎样懊悔惭愧啊!——心念千头万绪,一时迭起,弄得叙利亚震栗不安。他侧着耳朵,抑了呼吸静听,并无什么响声,一家都睡得静静的,这才放了心重新工作。门外有警察的皮靴声,还有渐渐远去的马车蹄轮声。过了一会,又有货车“轧轧”地通过。自此以后,一切仍归寂静,只时时听到远犬的吠声罢了。叙利亚振着笔写,笔尖的声音“唧唧”地传到自己耳朵里来。


其实这时,父亲早已站在他的背后了。父亲从书册落地的时候就惊醒了,等待了好久,那货车通过的声音,把父亲开门的声音夹杂了。现在,父亲已进那室,他那白发的头,就俯在叙利亚小黑头的上面,看着那钢笔头的运动。父亲对从前一切忽然都恍然了,胸中充满了无限的懊悔和慈爱,只是钉住一样站在那里不动。


叙利亚忽然觉得有人用了震抖着的两腕抱他的头,不觉突然“呀!”地叫了起来。及听出了他父亲的啜泣声,叫着说:


“父亲!原恕我!原恕我!”


父亲咽了泪吻着他儿子的脸:


“倒是你要原恕我!明白了!一切都明白了!我真对不起你了!快来!”说着抱了他儿子到母亲床前,将他儿子交到母亲腕上:


“快吻这爱子!可怜!他三个月来竟睡也不睡,为一家人劳动!我还只管那样地责骂他!”


母亲抱住了爱子,几乎说不出话来:


“宝宝!快去睡!”又向着父亲:“请你陪了他去!”


父亲从母亲怀里抱起叙利亚,领他到他的卧室里,让他睡倒了,替他整好枕头,盖上棉被。


叙利亚说了好几次:


“父亲,谢谢你!你快去睡!我已经很好了。请快去睡吧!”


父亲仍伏在床旁,等他儿子睡熟,携了儿子的手说:


“睡熟!睡熟!宝宝!”


叙利亚因为疲劳已极,就睡去了。几个月来,到今天才得好好地睡一觉,梦魂为之一快。早晨醒来太阳已经很高了,忽然发现床沿旁近自己胸部的地方,横着父亲白发的头。原来父亲那夜就是这样过的,他将额贴近了儿子的胸,还是在那里熟睡哩。

(完)



爱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

文|晓华   原发于|晓华亲子英语

声明:感谢允许刊发,转载先请私信联系 -


/twb/u/net/../../tu/2713/dd93c8c8-a783-48d3-b14e-ef4eca23704b.bmp


去年6月的一天,三川玲在微信上把我和上海译文出版社的编辑一起拉了个群,推荐我朗读英文版《爱的教育》。当时我不过是童书妈妈的一枚资深粉丝,还在为有幸结识三川而窃喜,突然有机会接触到这样有分量的作品,别提多激动了。说来惭愧,在此之前我并没有读过《爱的教育》,但我知道这是一本历经100多年仍然经久不衰的名著,而女儿的小学教材里也节选过其中一篇故事。


由于时间很紧,拿到英文稿后,我本打算匆匆翻过之后立刻开始录音。在备稿时间紧迫时,我通常的做法就是一目十行地扫过去,只有遇到生词或复杂句式时才会放慢速度。但这却是一本让我完全无法快速阅读的书。刚读到第一篇,我就被吸引了。一百多年前的意大利小学生安利柯,其经历和情感与我们多么的相像:不情不愿地升入高年级,一面念念不忘乡间度过的暑假,一面又因为陌生而严肃的新老师而产生厌学的情绪。


再读下去,我已经完全被书中所渗透的深挚的情感所打动。父子间的亲爱,同学间的友爱,师生间的敬爱,甚至对国家的大爱,都被融进每一个小故事里。这不是一场关于爱的宣讲,而是一次爱的洗礼,一次浸润心灵的爱的旅程。


在朗读过程中,我也一直被这种感动围绕着,虽然一百多年前的英文读起来有时会有些拗口,用词也有点古旧,但这完全无法掩盖最真挚的情感。读到每月例话的时候,我经常会边读边流泪,有时不得不中断一会儿。


《爱的教育》,意大利语原名是Cuore,意为“心”。各国的译本书名都不一致。在我看来,爱的教育这个名字,倒是触及了当下关于教育的种种思考和困惑。


身为小学生的家长,我经常感到一种知行不能合一的痛苦。我知道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我的目标,而无条件的爱和陪伴是通向这目标的路径。但现实的压力模糊了我的认知,于是爱经常附带有“你要听话”、“你要好好学习”等条件,而陪伴则变成了陪伴写作业及陪伴上课外班。


我所接触到的很多老师也经常身处这样的矛盾中。想要简单地去爱孩子,却被每日的工作折腾得身心疲惫,失去耐心。想要给孩子放松一下,又迫于考试考评压力而不敢实施。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知识爆炸、思想碰撞的时代,各种关于教育的理念都能充分传播。市场上的教育类书籍,有的传播教育理念,有的带领教育实践,有的告诉父母什么能给孩子吃,什么不能吃,有的告诉父母什么话能对孩子说,什么话不能说。教养成为了一门精细的科学,而为人父母的我们,为寻到最好的答案孜孜以求。可是,《爱的教育》提供给了我们最简单、最朴素的答案,就是爱。而且这个答案,不是通过说教,而是通过每一天的生活,展现在我们眼前。


小学生安利柯口中描摹出的似乎是一个理想国:老师们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般疼爱教导,父母对子女苦口婆心、循循善诱,孩子间的友情不被贫富和阶层阻隔,劳动者受人尊敬,每个人都尽力想帮助别人……但这似乎又并非一个理想社会,也有疾病、战乱、贫穷、死亡。但由于有爱,我们通过字里行间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以及安利柯希望成为更善良高贵的人的决心。


大道至简,爱是能让我们的孩子行走在天地之间的最强大的力量和守护。而我们,不论是孩子、父母还是教育者,唯有通过这爱的教育,才能能够成长为更好的人。

(完)


爱的教育

/twb/u/net/../../tu/2713/bd3c0f4f-e8b4-46c6-8343-b2bc5b9ceb92.bmp

[意]埃德蒙多·德·亚米契斯(著) 

 夏丏尊 (译)  

丰子恺 (插图)  

晓华 (英文朗读)

出版:上海译文出版社


爱因斯坦说,爱是全宇宙最伟大的能量,比核聚变的能量更巨大。如果再给他一些时间,他甚至能够写出爱的方程式。虽然世界上没有人能够精确算出爱的能量,但所有人都明白这种力量的重要性。《爱的教育》是150年的一本老书,是一个三年级小孩的日记。然而,这本从孩子角度观察爱、记录爱、谈论爱的小书,是对当代美国影响重大的书、是法国人认为的”有史以来人类佳作“,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具有代表性的欧洲图书“,也是出现在中国小学生教材的书。


《爱的教育》在中国有上百个版本。童书妈妈读书会版本为上海译文出版社的双语版。该版本由翻译家和教育家夏丏尊译,丰子恺插图,英文部分采用Lsabel Hapgood版本,由国际广播电台晓华主播朗读。为目前所见最上佳版本。


上海译文

文学|社科|学术

名家|名作|名译

/twb/u/net/../../tu/2713/0fd360da-0e11-4f27-89e9-b40188869b39.bmp

扫描二维码关注

或搜索ID“stphbooks”添加关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