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影热映带动原著超级热销 盖茨比为啥了不起?

(2013-09-27 11:07:38)
标签:

译文出版社译文好书

了不起的盖茨比

菲茨杰拉德

电影原著

南京日报

文化

分类: 相关新闻
电影热映带动原著超级热销
盖茨比为啥了不起?
转自 13.09.20 南京日报
电影热映带动原著超级热销 <wbr>盖茨比为啥了不起?
《了不起的盖茨比》
作者:[美]菲茨杰拉德
上海译文出版社

    好莱坞大片《了不起的盖茨比》正在热映,这是近一年来继《安娜·卡列尼娜》《悲惨世界》《远大前程》后国内大银幕上映的第四部西方名著改编电影。电影带动原著超级热销,共有105种不同版本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正在某电商网站同时发售。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1925年所写的一部以20世纪20年代纽约为背景的长篇小说。真正了不起的是菲茨杰拉德。盖茨比浓缩了他一半经历的影子,而他对“美国梦”破灭的预言,远远超前于他的时代。

    链 接
    如果让我“举出迄今为止遇到的最重要的三本书”,我会不假思索地回答,那就是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和雷蒙德·钱德勒的《漫长的告别》。倘若只让我从中挑选一本,那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不起的盖茨比》。菲茨杰拉德的文章具有独特的美感和韵律,会让人联想起优秀的音乐作品。
    ——村上春树

A
作品高居百年百部最优秀小说第二
    就算没有电影热映,《了不起的盖茨比》也是一部流传甚久的经典,光看国内诸多出版社出版过的译本就能知道。
    20世纪末,美国学术界权威在百年英语文学长河中选出100部最优秀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高居第二位,被美国高中选为必读书目。
    事实上,在电影上映前,有村上春树万字长文导读版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已跃居京东、亚马逊与当当等电商网站畅销书排行榜前10位。电影上档后,该书冲上了这3家主要图书电商网站的畅销榜首位。同时,上海书城、钟书阁、渡口书店等大中小型实体书店,也纷纷将《了不起的盖茨比》从文学名著一栏移至畅销书的显眼位置。
    1925年《了不起的盖茨比》问世,奠定了菲茨杰拉德在现代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他成为20世纪20年代“爵士时代”的发言人和“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
    菲茨杰拉德将1919年至1929年命名为“爵士时代”,一个挥金如土的时代,一个充满嘲讽的时代。
    全书以盖茨比邻居尼克的口吻叙事。他住在长岛,与邻居盖茨比交上了朋友。后者出身贫苦,但雄心勃勃,因贩卖私酒暴富。他常在家举办豪华宴会炫富,目的是为了吸引5年前的恋人黛茜,赢回她的芳心——他去海外参加一战时,她利欲熏心嫁给了出身旧贵族家庭的汤姆·布坎南。黛茜与盖茨比重逢后旧情复燃,但她美丽的躯壳下藏着一个自私、庸俗的灵魂。
    黛茜酒后驾驶盖茨比的车撞死了汤姆的情妇,却与汤姆一道将祸水引到盖茨比身上,死者的丈夫枪杀了盖茨比。
    盖茨比的梦是典型的“美国梦”。他的奋斗体现了美国人尊崇的坚韧、独立、向上的精神,他的失败宣告了美国战后精神的颓废与衰退。物质文明的高度繁荣带给人们心灵的荒芜和扭曲,狂欢享受的表象下隐藏着巨大的精神空虚和迷茫。

B 作家本人:现实版的盖茨比
    菲茨杰拉德的小说绝大多数“介于虚构与自传之间”,盖茨比与黛茜身上,就有他与恋人、妻子的影子。
    与盖茨比一样,菲茨杰拉德出生时家道已衰落,生活贫困。一战期间,他也在军队服役。
    18岁时,他与一位富有证券商的千金姞内瓦·金热恋。但她的父亲明确告诉他:穷小子休想娶富家千金。这种屈辱给他打上终身印记。
    1918年,他邂逅泽尔达。她是阿拉巴马最高法院法官的小女儿,精通芭蕾、法语、诗歌。在菲茨杰拉德的热烈追求下,泽尔达允婚,不过开出条件:如果他能挣到钱让自己过上习惯的优渥生活,两人就结婚。
    1920年2月,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人间天堂》出版,一炮而红。他马上发电报给泽尔达:“书卖得好,速来纽约”。当年4月,他们结婚。
    两人婚后生活豪奢,《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那些纸醉金迷的场景,是他们生活的忠实记录。靠给杂志写稿子,菲茨杰拉德的年收入平均有25000美元,当时教师的平均年收入是1299美元。夫妇俩是所有派对的座上宾,高级商店和酒吧的常客。
    不久,两人感情濒于破裂。后来,她被诊断有精神分裂症。
    1929年,全世界都陷入经济大萧条,属于菲茨杰拉德的黄金时代悄然逝去。他1934年出版的长篇《夜色温柔》已不复盛名。酗酒、经常拖稿、不合时宜的风格,使得杂志和报社陆续中断了向他约稿。
    1940年12月21日,菲茨杰拉德死于酗酒引起的心脏病突发,年仅44岁,遗留一部未竟之作《最后的大亨》。他死前已经破产。7年之后,泽尔达所在的精神病院意外失火,她被困在顶楼,活活烧死。
    两人最后葬在了一起。他们的墓碑上镌刻着《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著名的结尾:“于是我们继续奋力向前,逆水行舟,被不断地向后推,直至回到往昔岁月。”
   
C 超前于时代预言“美国梦”的破灭
    许多人对书最深刻的印象,正如对巴兹·鲁赫曼导演的同名电影一样,是奢靡浮华的时代氛围。但菲茨杰拉德强调的,是这种浮华中已经透出的腐味——贩卖私酒、黑帮猖獗、农民背井离乡涌向东部大城市,工业化和城市化恶果显露,物欲横流、享乐至上……
    “了不起”这三个字,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意义,它向人们展示了“迷惘的一代”的风貌以及那个时代“美国梦”的破灭。作者写这本小说是在美国极度繁荣的1925年,这种底色无疑与歌颂享乐的普遍氛围唱了反调。
    在《了不起的盖茨比》出版两年后,菲茨杰拉德接受了一次采访,他在采访中预言美国在不久的未来将面临着“全世界的考验”:“人们都认为我们是这个世界最了不起的人,因为我们最富有,这样的想法太可笑了。等一等这波繁荣高潮的结束!等一等下个太平洋战争或反对欧洲合并纠纷的开始!”那位记者被这番话逗笑了。
    1929年华尔街大崩盘,美国迎来持续5年的严重经济危机。一直到上世纪50年代,读者才意识到这是一部预见性的小说。美国著名文学批评家屈灵在1951年说,菲茨杰拉德比他同时代的任何人都清楚,美国这个社会体制的严酷之处。与他同时代的小说家都开始被遗忘,剩下来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也许只有福克纳和海明威。
    同样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都无法逃脱时代所赋予的痛苦和彷徨。

上海译文微信公共账号:上海译文或者扫描附图中的二维码,添加上海译文官方微信账号,获取更多好书信息  


重松清《你的朋友》书摘(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