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任何时代,我们都需要这样的伍迪·艾伦

(2013-09-27 11:01:34)
标签:

译文出版社译文好书

伍迪艾伦

中央公园西路

乱象丛生

夏蒂蒂

文化

分类: 相关新闻
任何时代,我们都需要这样的伍迪·艾伦
文:夏蒂蒂
 任何时代,我们都需要这样的伍迪·艾伦  任何时代,我们都需要这样的伍迪·艾伦

每回看伍迪艾伦的电影总是感到很窝心,被他聒噪又神经质的演技、絮絮叨叨的对白、针针见血的讽刺幽默逗得乐不可支。通俗的剧情在他的生花妙笔之下显得趣味盎然,理性批判之余却又不失感性的温柔,是一种很典型的纽约客生活浮世绘。
 
伍迪艾伦的作品向来以具深度、知性内涵的喜剧见长,《曼哈顿》、《安妮霍尔》、《汉纳姐妹》、《开罗紫玫瑰》、《爱情决胜点》…到最近的《午夜巴黎》,都能看到他最欣赏的瑞典大导演英格玛.博格曼「黑暗诗歌」般的人生吟咏,以及意大利费里尼大师天马行空的梦境幻想。特别是他相当熟稔后设电影的手法,常常话讲到一半,突然转头跟银幕外的观众说话,或者跟自己的回忆聊天,让过去的自己跟现在的自己同步辩论。打破时空界限、推翻固定逻辑、怀旧过往美好却不忘加入批判的观点,《安妮霍尔》、《开罗紫玫瑰》、《午夜巴黎》即是后设电影的精采之作。
 
这位集编、导、演于一身的犹太裔美国导演,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像是他的化身,弥漫知识分子的浓烈气味,在《曼哈顿》这部黑白片中,对纽约白领菁英的性爱观、道德观、价值观都有丝丝入扣的描绘。错综复杂的男女关系、虚伪表里的社交手腕、狡狯慧黠的入世性格…这些散落在影片各处的点点星火,在幽默讥讽的对白中偶会迸射智慧的灵光,好几次都想拿笔抄下这些精采的语录。

任何时代,我们都需要这样的伍迪·艾伦
《安妮霍尔》片段:
 
艾维(伍迪艾伦):你们看起来像是一对蛮高兴的恋人,你们是如何作到的?
 
女方:我极端肤浅,讲话也没什么内容。
 
男方:我跟他一模一样。

任何时代,我们都需要这样的伍迪·艾伦
《曼哈顿》片段:
 
伍迪艾伦:「住在曼哈顿的人,他们替自己,不断地制造不必要的问题,这样他们就不用面对,世界上,更多解决不了的问题。」
 
《曼哈顿》片尾:
 
伍迪艾伦:「生命有什么好活的?这真是一个好问题。嗯...对我而言我会说有Groucho Marx(*默片时代演员),还有Wille Mays(*美国职棒名将)、《朱比特交响曲》的第二乐章(*莫扎特第四十一号交响曲)…刘易斯.阿姆斯特朗,他录了《洋芋头蓝调》…瑞典电影(*Woody指的是博格曼),这是当然的事…嗯…福楼拜的《情感教育》、马龙白兰度、法兰克辛纳屈、塞尚那些惊人的苹果和梨子…」
 
就是这些极有意思的对白,让许多影迷对伍迪艾伦有股莫名的偏好,那是属于某一类人生活型态的common sense,例如他在《午夜巴黎》大胆揶揄海明威、毕加索、达利、布纽尔(超现实电影《安达鲁之犬》)…等名人的玩笑,如果对这些名人的作品事迹稍有了解,就很容易得到愉悦飞扬的观影经验。同样的,如果你真心热爱自己生活的城市,绝对会被《曼哈顿》的开场序幕所感动:中央公园、古根汉美术馆、布鲁克林桥、书店、酒吧、餐厅、咖啡馆、棒球场、街道…均在伍迪艾伦如视觉诗一般的吟咏中抒情入镜。
 
在这个中产阶级过剩、价值观过剩、同志与怨偶过剩的年代里,我们真的需要伍迪艾伦的电影来中和这座城市的PH值,然后再好整以暇地笑看人间的喜怒哀乐。
任何时代,我们都需要这样的伍迪·艾伦


    伍迪·艾伦(1935- )美国著名电影导演、编剧、演员、音乐家、作家和戏剧家。
   一九三五年在纽约布鲁克林出生。自一九六五年以来,平均每年至少推出一部电影,多为自编自导和自演的喜剧作品。他的创作灵感,多来自文学、哲学、心理学和电影历史,还有他的犹太人身份。他的电影获奖无数,其中包括三项奥斯卡奖、八项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以及一项金球奖。
   一九六○开始戏剧创作,多次参与百老汇戏剧的编导与表演。一九九五年的《中央公园西路》,是他重返戏剧舞台的作品;二○○三年的《老塞布鲁克镇》和《滨河大道》,是他作为戏剧导演的处女作,在纽约和东海岸地方剧院上演,受到观众高度欢迎,场场爆满。


《中央公园西路》
作者:[美] 伍迪•艾伦
译者:宁一中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8月出版
16.00元
    本书是伍迪•艾伦二○○三年出版的戏剧作品集,收入《滨河大道》、《老塞布鲁克镇》和《中央公园西路》三部作品。这三个围绕婚姻出轨现象而展开的故事,笔法轻松幽默,极富洞察力,有极强的可读性。剧中人物是典型的纽约人,他们开始看上去单纯无辜,随后却会遇上出乎意料的麻烦,或因卷入丑闻而陷入窘境。作品延续了伍迪•艾伦恒久的创作主题:主人公不断为自己找理由,掩盖自己的所作所为,而后不可避免地陷入不忠和骗局。所有戏剧元素,都借助伍迪•艾伦式即兴而精炼的对话巧妙表现出来,让人在忍俊不禁的同时陷入深思。


《乱象丛生》
作者:[美] 伍迪•艾伦
译者:李伯宏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5月版
26.00元
本书为伍迪•艾伦的最新短文集,共收录十八篇文章,十篇原发表在《纽约客》上,八篇新作。书中伍迪•艾伦从独特的视角切入各种文化事件,如热门电影改写成畅销小说、替身演员被错当明星绑架、尼采的食谱和线性理论,挖掘社会新闻,如售卖祷告、能给手机充电的导电西服和苏富比拍卖天价松露,讲述生活琐事,如保姆写书曝光雇主、进高档幼儿园的各种门道、天才少年和虚假广告,在奇思妙想的场景中极尽讽刺戏谑,展现他眼中可怜又可笑的世界。
《出版人周刊》评价说这本文集共收录十八篇文章,其中有十篇描写的事情发生在纽约。伍迪·艾伦将笑料和滑稽的场景堆叠,配以柠檬汁一样的尖酸口吻,使得令人捧腹的内容源源不断地出现。

上海译文微信公共账号:上海译文或者扫描附图中的二维码,添加上海译文官方微信账号,获取更多好书信息  


重松清《你的朋友》书摘(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