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井一二三《午后四时的啤酒》书摘(二)

标签:
译文出版社译文好书新井一二三午后四时的啤酒自序书摘慢生活爱情 |
分类: 书摘连载 |
食物是爱情,那么饮食就是爱情行为,
享受“慢食”才能够真正和每日的三顿饭谈恋爱。
下午四点钟,我的幸福滋味溶化在一杯冰凉啤酒的气泡中……
新井一二三,日本东京人
她用中文创作,写时差一小时的日本种种
《午后四时的啤酒》
(http://t.cn/zOacT64)
作者: [日]
新井一二三
出版时间:2012/4
开本: 32
装帧:精装
定价:26
爱情的力量
“跟心爱的人在一起”、“慢慢品尝”、“美味”而“彼此说多么好吃”,四个条件全满足,而且每天三顿饭一定满足,身体力行起来并非件容易的事情。何况,一开始,我们俩都不会做菜。
我们结婚得比较晚,直到三十五岁,彼此都过着自由自在的单身生活。一个人赚钱一个人花的日子里,到世界各地的著名餐厅、流行食肆吃饭的机会可不少。尤其他长期为美食家杂志撰文,关于食物的知识相当丰富,连对最高级的黑鱼子都很熟悉。然而,自己做菜的经验却少得可怜。
说实在,跟他结婚,我最担心的就是自己不会做菜。曾经专心读书、工作的年代,总觉得料理家务不好玩,从来没有认真学过。所以,像烧蛋卷、烤鱼、炸天妇罗、泡咸菜等日本料理的基本操作,我都一律不会,需要一点一点练习。唯一的优势是在海外吃过各地的风味,看着原文书做起来,结果会相当地道。英国式烤牛肉、烤羊排或者腰果鸡丁、鱼香肉丝,都是在日本很少吃到的菜式,由他看来特别新鲜。
在国外,我认识的文化界男性多数会做菜。北京作家烧的芹菜肉丝、法国画家弄的奶油意大利面、加拿大摄影师炖的牛骨髓、德国卡通作家烤的苹果派,都仿佛他们的个性,于是印象加倍深刻。我希望自己的丈夫也是一个会做菜的男人。何况,我父亲原先当过寿司厨师,在家都经常给孩子们吃亲手做的美味。因而,结婚以前,我特地写一封信,请求他也学会烹调技术。
爱情的力量实在伟大,他举双手赞成,马上到新宿的百货公司去买了一套厨具以及几本书籍。一把菜刀、一把肉刀、一把切鱼用的柳叶刀和大中小三个平锅和大中小三个笊篱,全是东京老字号商店木屋的产品,花费应该不小。他每天打开书自己练习,不久就学会了把整条鱼切成刺身的方法。之后,他拿手菜增加的速度,一点不亚于我这个新娘。
有一天,我在他公寓的柜子里发现了一盒又一盒原封不动的西式盘碟和咖啡杯,均为白底上印了深蓝色条文的欧洲名牌,还有水晶玻璃做的葡萄酒杯和香槟酒杯各六个。他说是早几年买的,准备搬进了新居后就拿出来用。至于餐桌,他都已经调查好要买英国一九二○年代的古董。看来,这个人对饮食生活真有蛮高而具体的理想;不仅不惜钱,而且不惜力。
挑战的到来
上午的工作完毕以后,午餐由我准备;下午到了五点钟,一起出去散步,顺便逛市场决定晚上要吃什么东西,回家后一起站在厨房里并肩烧饭弄菜。英国古董食桌上,摆出在翡冷翠即意大利名城佛罗伦萨。——编者度蜜月时买的烛台,用欧洲制膳具和水晶玻璃葡萄酒杯,我们俩面对面地就餐,感觉实在美满至极。
幸福意味着“跟心爱的人在一起”、“慢慢品尝”、“美味”而“彼此说多么好吃”。按照这定义,我们刚结婚的第一年,真是非常幸福。两人都在家里写作,每天从早到晚都在一起,连夜的烛光晚餐充满着浪漫的情调和五官的快乐。
只是,当时我们还不知道,新婚生活是人生中的例外而不是常规。谁料到,仅仅十个月以后,第一个孩子就要出生;如何创造幸福的生活,真正的挑战是这个时候才开始的。
午后四时的啤酒
挂钟长针一到最上面,老公就从冰箱拿出啤酒来,倒满两个高脚玻璃杯,彼此说着“辛苦了一天”碰杯子,一口气喝下的冷冰冰碳酸十足的液体,马上渗透到五脏六腑的时候,我每一次都不禁喊出:“好幸福!”
如果有客人在,老公则会找来喝香槟酒用的长笛型杯子。倒的还是跟平时一样的罐装啤酒,但是,透过细长的水晶玻璃看从底部一点一点冒上来的很多小泡,简直跟海里的珍珠一样美丽。客人的味觉定受视觉的影响,保证会说:“哎呀,真好喝!”然后,瞪着眼睛,既羡慕又谴责似地问道:“你们每天都这个时候就开始喝酒的吗?”
“对!”我们夫妻边回答边相视而笑。
我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生活的时候,到工厂做事的人,很多都上午七点上班,下午三点就下班了。那样也足足工作七个钟头。早下班的好处是,回家后还有半天的自由时间。尤其是夏天采用“阳光节约时间”那一段,到了晚上八点左右,天才稍转昏黑。
有一对中年华人夫妻,每天双双上班,双双下班后,又双双到附近小溪钓鱼去。先生原先在中国是大学教师,来到加拿大倒成了工人,别人可怜他工作不如意,然而本人却说:“这样子享受日子也不错啊。”达观人生的样子,令人联想到中国传说中的仙人。
上午九点钟上班的白领阶层也五点整下班,直接回家换穿T恤、牛仔裤,要么跟孩子出去打球,或者在车房边的工作间做木工活儿。省府多伦多的商业行政区和住宅区互不分隔,市民不必在通勤车上浪费宝贵时光。
回想加拿大的夏天,就不可不提到烧烤了。在自家院子里,或者公园野餐地点,给木炭点起火来,烤牛排、鸡腿吃,算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钱就买碎牛肉自己做汉堡,吃素者则烤黄豆蛋白质做的素汉堡。总之,简简单单的北美式家常便饭,在外头吸着新鲜空气、晒着夕阳吃,则会别有味道。
当年,有个日裔太太跟我在同家公司上班。她每天上午跟大家一起喝咖啡,中午吃饭时也喝点饮料,但是到了下午就什么也不喝。我有一次问她口渴不渴。人家很昂然地回答说:“当然非常渴。但是,渴了几个钟头以后才喝的第一口冷啤酒,我敢断定为世上最好喝的东西,着实称得上甘露。”
原来,每天下午四点,她比其他人早下班回家,丈夫还没回来之前,先一个人坐在客厅沙发,边看外边美丽的风景边喝啤酒。她说:“很快就要开始做晚饭什么的,我自个闲坐的时间并不长。但是,我活着,就是为了那一刻。”
加拿大人的生活可以划成均以p字头开始的三个部分:public life(公共生活)、personal life(个人生活),以及private life(私人生活)。
公共生活指白天穿着西装、工作服上班的时间。私人生活指晚上穿着睡衣、室内衣在卧房里过的时间。个人生活则指下班后,天还没转黑之前,换上便装,一个人或跟家人、朋友,在客厅、院子、河边、公园里过的时间。总之,一天内最舒畅、松弛的时间,大家都非享受不可。
不同的时间规划
于是,在香港,大家还穿着西装、工作服直接去酒楼吃晚饭去。这样一来,下班以后的人际关系和话题基本上是上班时间的延续,公共生活和个人生活的区别很模糊了。不同的时间规划带来不同的生活方式。工作到六点,就不可能享受舒畅、松弛的个人生活了。
“个人生活”是人生最好的部分
他们一早就穿上西装,晚上回家后马上换穿睡衣。这样子,一天内没有时间穿便装了;不仅没有个人生活,而且私人生活也只限为睡眠而已。从周一到周五,可以说从头到尾全是公共生活。
难得的周末,在郊区街上看到上班族,有点像白天看到幽灵。平时老穿着长袖西装,他们的皮肤没晒过太阳白得可怕。忽然换上了T恤和短裤,白白的四肢非常突出,给人的感觉犹如赤裸裸,惨不忍睹的。
女上班族懂得打扮。但是,她们也一样没有个人生活的习惯。我还在香港时,有一次,两个日本女朋友来我家住。她们一从外面观光买东西回来,马上脱下名牌服装而换穿室内衣,也洗掉化妆,没了眉毛,把头发用毛巾包得像印度人。我真有点不认得了。就是那个样子,她们两个在我家客厅电视机前边坐下来,边吃零食,边聊天,边剪脚指甲,边刮腋毛,根本没有忌讳可说。两个女朋友在我面前直接从公共状态进入私人状态,而跳过了个人状态,叫我非常吃惊。
即使从外头回到了家,却不必直接进入私人生活,中间还可以有个人生活,才是人生最好的部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