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井一二三《午后四时的啤酒》书摘(三)

标签:
译文出版社译文好书新井一二三午后四时的啤酒自序书摘慢生活爱情 |
分类: 书摘连载 |
食物是爱情,那么饮食就是爱情行为,
享受“慢食”才能够真正和每日的三顿饭谈恋爱。
下午四点钟,我的幸福滋味溶化在一杯冰凉啤酒的气泡中……
新井一二三,日本东京人
她用中文创作,写时差一小时的日本种种
《午后四时的啤酒》
(http://t.cn/zOacT64)
作者: [日]
新井一二三
出版时间:2012/4
开本: 32
装帧:精装
定价:26
固定工作时间表
专业作家的生活很难被外人理解,何况是夫妻作家。不上班的日子,常有人以为是“老不工作,总是玩着”。也常有人以为“一定很乱,没规律”。但是,几乎没有人猜准我们是每天固定时间开始工作,固定时间结束工作的。
如果“老不工作,总是玩着”,那就谁也没办法维持生活。但是“一定很乱,没规律”的生活,我却很有经验。
没结婚以前,我长期过了“忙就不睡,闲就不起”的日子。有时候,因为实在没事可做,而且白天没人一起玩,干脆睡到天黑,才从容起床出去找个人生活去了。也有时候,因为太闲,干脆睡了整整一个星期。那段时间,忙起来也真忙。独居的空间,不会影响到别人的生活,一来劲儿就做到天黑天亮又天黑,直到往床上昏倒为止。
但是,结婚后一切都改变了。两个作家在一起,总是有人一起玩,除非把工作时间固定下来,就不会有闲工夫写作了。尤其小朋友出生以后,整天得喂奶换尿布,除非固定抽出时间来,再也不会有机会坐下来写稿了。
于是,这些年,我们都按照固定的时间表工作。比如说,现在,早上孩子们上学以后,九点多开工做到中午,吃完了午饭,我再做到孩子回家,老公就最长做到四点钟。之后的几个小时,我们定为个人生活时间。
我的黄金时刻
之后,才是私人的时间了。如果还有工作没做完的话,那么得回书房加班去。
总而言之,在忙碌的一天里,下午四点钟是我能够松一口气的黄金时刻。如果是夏季,太阳还挂在高处,隔壁大学校园的悬铃木树叶亮得绿油油。大白天喝冷啤酒的感觉,犹如去度假一般令人快乐。如果是冬季,就是夕阳无限好的时刻了。我家阳台正对面看得见富士山,被夕阳照射的姿态壮丽无比,真不愧为灵峰。虽然房子不大,有点拥挤,但是因为有这超级景观给啤酒加添味道,我们是愿意住下去的。
下午四点钟,日本全国还都在工作的时候,悠然喝起啤酒来,实在别有滋味。那大概是偷闲的甜头吧。
三角关系
健儿是她六岁的儿子。婚后十二年,善子一直没有怀孕。最后差不多放弃希望时,忽然发觉肚子里有了胎儿,九个月以后健康可爱的男儿呱呱落地,她自然感动不已。
只是,讲到健儿,善子的语气犹如在讲情人一般地甜蜜起来,叫人听着很尴尬。她自己都说:“他使我感到幸福的程度,远远超过他爸爸。健儿也真是个好孩子,至今还说,长大以后一定要跟妈妈结婚!”
像善子那样公开表露对儿子的恋情,在日本母亲圈子里,算是常见的事情。她们也往往拿丈夫跟儿子比较说,自己对儿子的感情多于对丈夫的感情。
比如说,迪子。她也是婚后十五年,经过多年的不育症治疗后,四十岁才怀上了儿子友树的。
“从前,我们只不过是一对平凡的男女。友树到来之后,在一夜间,像魔术一般地演变成一个家庭了。太伟大,太幸福了!”她说。迪子对宝贝儿子疼爱的程度,过去六年没有减少;孩子上了小学以后,还每晚都在同一张床上,母子互相拥抱着睡觉。也就是说,她丈夫过去六年都没有在妻子的怀抱里打过呼噜。
爱情量减少了
根据弗洛伊德,在父母儿子的三角关系里,儿子对父亲的嫉妒最强烈,因为父亲占有着母亲,使他得不到她的爱。这一学说,显然对日本社会不适用。本来占有妻子的丈夫,在儿子出生以后,就得把她让出去。日本的父母儿子三角关系里,被排斥的不是儿子,而是丈夫。如果俄狄浦斯的故事在日本发生,情节发展的方向绝对会很不一样。
我自己在西方生活过一段时间,观念上也多多少少受了影响,不敢跟普通日本母亲一样,公开承认对儿子的感情超过对丈夫的。
尽管如此,老公几次提出抗议说,有了孩子以后,他从我这里收到的爱情量少了很多。他甚至举一个朋友的例子说,本来是很要好的一对夫妻,儿子出生以后,太太不再理丈夫了,使得他非常寂寞,只好往别处寻找温暖去……这不是威胁吗?
孩子是母亲的作品
母亲对新生儿,真是百看不腻。有些女人就在这个时候决定:从此以后,孩子就是人生的意义、活着的理由,相比之下,其他一切都不重要了。
有一天,看着宝宝睡着,我忽然觉悟到:“为了他,我是连自己的生命都要献出去的,因为他是我的亲生儿子。”于是泪水不停地从眼眶溢出来。
那启发究竟是荷尔蒙的作用,还是遗传基因登载的生命资讯?总之,我觉得是生命系统本身既定的,并不取决于个人感情多寡。
记得中学时候,女同学之间常常讲到“为了心爱的人,你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吗?”一类的问题,但始终很抽象。这回却非常具体,充满着现实感。
我估计,世上每一个妻子都有时会想到,如果丈夫突然去世的话,我该怎样活下去?一定会受到震撼、极其难过,但是,无论如何,非得养活孩子不可的,该怎么办?当她们修改假设,想象中要去世的不是丈夫而是孩子,心理反应会完全不一样。她们马上想到的不是“我该怎样活下去?”而是“我到底能不能活下去?”了。
异性爱和母爱是两种截然不同性质的感情。至少孩子幼小时期,母亲对孩子的爱甚至压倒爱自我,当然无比沉重。日本有些育婴书,把那段时间形容为“蜜月”;母子间,不仅感情交流特别密,而且身体接触也非常多,别人不好打扰干涉。
同时,母亲对孩子的爱,并不全是本能或身体性的。从出生到上小学,人生开头的六年时间里,母亲为孩子做的事情非常多。喂奶、换尿布、洗身子、洗衣服、唱摇篮曲、讲故事、做饭、缝补衣服、带到游泳池、看医生,等等。把爱和精力倾注在其身上,孩子才会健康快乐地长大;整个过程仿佛艺术创造。在这意义上,孩子是母亲浑身的作品。
母爱中,有一部分类似于对作品、或对工作项目之爱。
男人做了父亲之后
说到“新娘的父亲”,每人都会想到不想失去女儿而躲藏起来流眼泪的父亲。有趣的是,“新娘的父亲”心态是女儿一出生就开始启动的。一些新任父亲,看着睡在摇篮里的女娃娃流眼泪,因为他不敢想象,二十多年后,她要嫁出去时,自己将会多么难过!
我们的儿子三岁八个月时,他妹妹出生了。老公看着她睡在摇篮里,自我陶醉地说:“她过二十岁生日时,我一定带她去银座一流酒吧,开瓶高级香槟酒共同庆祝。怎么样?不错吧?”过一会儿,他又羞涩似地说:“不好,不好。父亲成了女儿眼里的白马王子,她就不肯结婚了。”男人一做了父亲,怎么就变得这样好笑呢?
家里有了一男一女,男女分开活动的机会逐渐多起来了。也就是老公和儿子,我和女儿单独出去什么的。毕竟,男孩子稍微大了,做母亲的不可能陪着打球、踢球、造飞机模型等,只好拜托老公了。
女儿还太小,总是缠着妈妈,不肯跟爸爸单独活动。但是,老公对她的感情,并不因此而减少。
最近一个晚上,他边喝酒边看着女儿在客厅里旋转学跳舞,竟说出:“我将瞑目时,脑海里一定会浮现她作为芭蕾舞团首席女星在舞台上表演的场面而死不足惜了。”我和儿子听着目瞪口呆。小妹只有两岁,再过两年才能报名参加芭蕾舞班呢!父亲对女儿,痴心妄想到不可救药的地步。
我对儿子和女儿,一样觉得很可爱,都不会有太荒谬的想象。不过,我揪心扒肝,还是为儿子多。一想到他在外面受什么委屈,或者我斥责说的话使他难过等可能性,我就坐立不安,心里难受起来。好在我有工作,不是整天都想着孩子。如果是白天不大忙的家庭主妇,整天都为儿子胡思乱想都说不定。
摆脱母亲的约束
四十三岁的真由美和六岁的彩乃,简直是双胞胎母女。肥胖的身材,圆圆的眼睛,走路时候的姿势,都完全一个样,只是尺寸上有区别而已。真由美很疼爱女儿,下意识地把她包围起来,给予保护,也不让她太早独立。晚上,她们俩也在一张床上互相拥抱着睡觉。
然而,母女之间,果然没有情人般的甜蜜气氛。反之,好比是连体双胞胎,很难分开我和你:和睦起来,像一个人;闹起矛盾来,则会特别激烈。
至于彩乃的父亲,家庭里的地位,三人中最低;一犯什么错误,就挨两个女人的批评。在父母女儿的三角关系里,被排斥的还是父亲。显而易见,对很多日本小孩来说,在成长的过程中,摆脱母亲的约束是最大、最困难的事业。
健儿、友树、彩乃,刚上了小学的三个孩子们,究竟什么时候能拥有自己的床?他们的父母会不会有一天恢复夫妇生活?我都不敢问三位女主人有什么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