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村上春树《日出国的工厂》书摘(三)

(2012-06-15 14:08:48)
标签:

译文出版社

译文好书

村上春树

日国国的工厂

日本

制造业

工厂

工业化

文化

分类: 书摘连载

从日本的工厂窥视日本和日本人

带你体验一个与众不同的村上春树

村上春树《日出国的工厂》译者序、作者前言
《日出国的工厂》

(http://t.cn/zOzUE6H)

作者:[]村上春树

译者:林少华

ISBN:978-7-5327-5694-0/I.3354

出版时间:2012.4

字数:61千字

开本:小32

装帧:精装

定价:22.00


橡皮工厂的秘密 RAPIT

 由于工作性质,我相当频繁地使用橡皮。我所使用的文具清单是这样的:

1)写作(自来水笔,墨水)

2)原稿修改( 蜻蜓铅笔[1] MONO BALL

3)清样校对(铅笔,橡皮)

不过这很像是对口相声,试着分别把两个排在一起:

 

铅笔:喂,这里这样好了!

橡皮:不对,不是那样的。

铅笔:是吗,那倒也是。实际是这样的吧?喀嗤喀嗤。

橡皮:不是说不对的嘛,哧咻哧咻。

铅笔:你这家伙够固执的了。喏,这回如何?喀嗤喀嗤。

橡皮:大致差不多,可这里不行,哧咻哧咻。

铅笔:胡说!喀嗤喀嗤。

 

如此想着校对清样,就不会感到厌倦。有兴致的读者但请一试。

噢——,玩笑先开到这里。无论哪家公司的办公桌上、哪个房间的书桌上都有一两块橡皮——有也不显眼,没有就极不方便——随便扔在那里。那么橡皮是在何处、如何制作的呢?这便是这一章的主题。橡皮大概是这本书所写商品中价格最低的东西。

但是,在某种意义上,或许可以说,只有制作如此日常性低价商品的工厂才是工厂参观活动的正宗和标准对象。在这里,有必要专门提一下由简单的工序到大批量生产这种没有噱头的工厂的真实面目。人体标本啦玉姬殿啦、科姆·D·加尔逊服装啦有趣自是有趣,但眼睛不能总是盯在这类醒目的物件上。

 

橡皮:喏,那不成的,哧咻哧咻。

铅笔:知道知道,不是说我会的嘛,喀嗤喀嗤。

 

便是这种地地道道的橡皮工厂。

 

我们参观的“RAPIT橡皮”工厂位于奈良县大和郡山市郊外大工业园区的一角。RAPIT光是占地面积就达三千七百坪[2],一望无际。RAPIT是昭和四十年[3]从大阪把工厂迁来这里的。奈良县因为几乎没有产业(说起来这也正是奈良的优点),就做了个大托盘,把挤在大都市近郊的公司、工厂拉来。所以,RAPIT旁边是“HOUSE食品”,后面是“松下电器”,这样子说有趣倒也有趣。坐车在这样的地方转上一圈,会产生莫名的感动:世上居然有这么多工厂!说理所当然也理所当然,毕竟东西铺天盖地,做这些东西的工厂也就到处都是。最近在大都市——尤其是东京——几乎见不到大工厂了,居住在那样的地方,难免有一种错觉,以为人世间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消费为中心运转的。这同昭和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农田从城市近郊消失的过程很相似。不久的将来,东京的孩子们也许会被逼到想参观工厂也参观不成的的境地。

话说回来,RAPIT是专门生产橡皮的工厂,如此生产自家品牌橡皮的大工厂听说全国有四家。此外也有几家类似玩具厂分包商那样的公司,但所谓“工厂”仅有四家。听我这么说,大概不晓得四家之数是多还是少的吧?我也不大知晓。很难估算一亿一千万日本国民一年到底消费多大数量的橡皮,需提供多大数量的橡皮,一想都头痛。所以,如果四家橡皮大厂各自运转并各有收益,那么也只能叹一声“嗨嗬”,心想就是那样的了。据说这RAPIT工厂一天大致生产三十五万至四十万块橡皮,往下请大家自行计算自行想像好了。

 

[橡皮工厂的秘密]

橡皮工厂有秘密?当然有秘密。原料混合的比例即是重要机密,技术革新更是每个厂家的生命线。因此,我们采访时动不动就被提醒这个产品名称请不要写,或被告知这个要对外界保密。提起橡皮工厂,我们脑海中浮现出来是战后民主主义气氛下的喜气洋洋的工厂,不过把橡胶一块块适当切下罢了:“好,一块!”一切简单至极。然而事情没那么简单。人世间复杂得很。

这是我们的第一个误算。

以为实际去那里看看和听听介绍,就能一下子搞清橡皮工厂里面的名堂,结果这想法被彻底颠覆了。加之我也好水丸君也好绿子编辑也好,对于物理化学百分之百是外行,介绍自是听了,但越听越是在黑暗的泥沼里陷得深:什么呀,这是?尽管如此,水丸君仍一副不屑的神情,仿佛在说“我反正画画就行了,其他的管不了那么多”,而我和绿子早已面无人色。

“这样子我可不明白!”

“这可如何是好啊(低声啜泣)!”

——便是如此情形。

说到底,“橡皮工厂”这一认识本身就不对头。为什么呢?因为这家工厂生产的橡皮百分之八十五是塑料的,早已不能称之为橡皮。准确说来,英语应为eraser,日语乃是“字消”。

“伤脑筋啊,都不是橡皮了!”

而且,即使大幅度压缩为百分之十五的橡皮,也只用了一点点橡胶,其余全是合成橡胶。

“难办啊,是合成的!”

想不到橡皮中含有的橡胶量仅占百分之十左右,其余百分之九十是添加的药品。

 

绿:(嘤嘤啜泣)

RRAPITR):首先是菜籽油,就是这个。往菜籽油里加入氯化硫磺,使之发生连锁反应并固体化,再加以粉碎,这个占百分之五十。

春:唔——

绿:(嘤嘤啜泣)

R:就是说,将氯化硫磺中的硫磺和菜籽油的分子连接在一起,使分子结结实实地变成固体,粉碎后就是硫化油膏。

春:好像豆腐渣。

R:往下嘛……这是×××(机密),矿物油的一种。总之,仅这里就差不多有三十种材料,把它们搅拌混合在一起。

春:唔——

绿:(啜泣不止)

R:橡胶这东西就是这么回事。呈纤维状,把它物理性地切断,把纤维。再把纤维用硫磺连起来。和这边也这样连起来,这么连起来之后,原来的形状,比如加温一百度,就变得软糊糊的。虽然无法复原,但可以用硫磺轻易地连在一起。

春:……

R:最初仅用硫磺把橡胶分子连起来。问题是在那种情况下,即使按10010的比例往生橡胶里加进硫磺,没两个小时也硬不了。因此要加入促进剂,就是加入加速连接作用的药物,按百分之一比例加入。此外还有碳酸钙,简单说来就是石粉。还有,黄色的是硫磺。另有氧化锌和石灰之类加入,进一步起促进作用。不加入这三样东西,硫化就不起作用。也就是说,硫化不能在二三十分钟内起作用。

春:原来如此。

 

嘴里说“原来如此”,但实际上并未完全理解对方的介绍。非我瞎吹,高中化学课堂上,我一直在看河出书房版的世界文学全集,根本没想到当了小说家之后要听人讲解橡皮的制作方法。



[1] 日本蜻蜓铅笔公司生产的铅笔,下面的MONO BALL是该公司生产的圆珠笔。

日本的土地面积单位,一坪约合3.306平方米

[3] 1965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