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上海译文
上海译文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8,972
  • 关注人气:16,12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村上的假发工厂--《日出国的工厂》

(2012-06-14 14:18:13)
标签:

译文出版社

译文好书

村上春树

日国国的工厂

工业化

林少华

都市周报

文化

分类: 书评专栏
村上的假发工厂
转自12.05.17 都市周报  文:林少华
村上的假发工厂--《日出国的工厂》

   村上春树从来不像他的前辈同行川端康成那样爱不释手地把玩日本这个“日出国”,但《日出国的工厂》——中译本刚刚问世——是个例外。关于这本书的名字,村 上在前言中说他本来想的是另一个,但在采访和写作过程中,觉得“日本”、“日本人”这一概念逐渐变大,于是改变主意,采用了“日出国的工厂”这个书名。

   “变大”的一个原因,想必就是村上在参观工厂当中情不自禁对日本人发出的赞叹:“日本人这种人实在能干,能干得让人怜爱。能干,并且力图从工作本身找出快 乐找出哲学找出自豪找出慰藉……想到这点,我就好像得到安慰和鼓励。”是啊,日本人是很能干——村上本人就很能干——能干这点是任何人都不能不承认和佩服 的。

  村上作为能干的日本人之一,此前也不至于讨厌能干的日本人,但他以往的作品从未完整出现能干的日本人这点确是 事实。相反,出现的莫如说是无所事事百无聊赖的日本人。但在这本书中,村上不仅详细而生动地描写了能干的日本人,还描写了他一向讨厌的“组织”——作为 “组织”的工厂。不仅描写,还肯定了为工厂这一“组织”提供支撑的日本社会、日本文化。从中不难感受到村上对“日出国”,尤其对在“日出国的工厂”拼命劳 作的日本人的思索、欣赏和喜爱之情,显示了村上的另一侧面或偏离其“常规”的不同之处。

  当然,相同之处也是明显 的,那就是笔法的幽默。工厂毕竟不是“世界尽头”不是“冷酷仙境”,如果秉笔直书,弄不好就成了“调查报告”。村上自然不会干那种傻事,于是淋漓尽致地演 示了幽默这一拿手好戏,把严肃刻板的工厂写得妙趣横生。举个例子,对于专门制造假发的亚德朗斯厂,他是这样描述的:

   假发是非常特殊的商品,亚德朗斯负责宣传的人说。什么特殊呢?“全然没有口头传播”。比如说,绝不至于有人到处声张“我这个是假发的哟,喏,咔哧咔哧…… 跟你说,看不出来的吧?简直天造地设!”戴有天造地设假发的人一般都秘而不宣,即使周围有头发稀薄的人也压根不会劝说“用××好了,××的假发简直天造地 设”。戴的人始终默不作声。“如此没有横向扩展的商品,几乎别无他例。”宣传负责人说。确乎言之有理,我觉得。

  如何,够幽默的吧?看得我都对日本的工厂发生了大于日本文学的兴趣。下次有机会去日本,哪也不去,专门去看假发工厂,看日本女孩如何为日本的光秃老伯们制作假发套,那场景一定赏心悦目。

  赏心悦目之余,没准沁出一种人生的无奈和悲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