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书推荐“当代澳大利亚小说译丛”

(2010-07-07 11:23:15)
标签:

译文出版社

译文好书

澳大利亚小说

译丛

托马斯·基尼利

蒂姆·温顿

文化

分类: 译文好书推介

新书推荐“当代澳大利亚小说译丛”

《狗的风光日子》 
作者:[澳大利亚]阿尔奇·韦勒
译者:周小进 
丛书名: 当代澳大利亚小说译丛 
ISBN:9787532749287I.2757 
开本:特32开 
装帧:平装 
页数:230 
定价: ¥ 25.00 


内容介绍:
    小说的背景是酗酒、性犯罪和偷窃频繁发生的土著和半土著居住区,主人公多格·杜利根(Doug Dooligan)刚刚结束了十八个月的囚禁生活回家,受到了亲朋好友的欢迎和祝贺。多格决定重新开始生活,过平平安安的日子。但是在百人和警察的歧视和偏见面前产生了一种逆反心理,从而在犯罪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伙伴们,又把多格推向歧路,他在城市和农场规规矩矩干了一段零活之后,又卷入了一桩抢劫案,并杀死了一个小店主的妻子。在逃离警察的追捕中,他与作案的伙伴们在交通事故中丧身。小说通过主人公多格的经历,写出了土著青年成长的烦恼和痛苦,以及他们对自己和社会环境的不断认识,同时也隐含着对澳大利亚种族歧视的谴责。阿尔奇·韦勒是当代澳大利亚土著写作的代表作家,《狗的风光日子》是他的代表作品,1993年拍成电影,在澳大利亚产生了巨大反响

 

作者介绍:
    阿尔奇·韦勒是当代澳大利亚土著写作的代表作家,《狗的风光日子》是他的代表作品,1993年拍成电影,在澳大利亚产生了巨大反响

新书推荐“当代澳大利亚小说译丛”

《三呼圣灵》 
作者:[澳大利亚]托马斯·基尼利
译者:周小进 
丛书名: 当代澳大利亚小说译丛 
ISBN:9787532749591I.2784
开本:特32开 
装帧:平装 
页数:284 
定价: ¥ 28.00


内容介绍:
    故事发生在澳大利亚一个天主教修道院里,主人公梅特兰(Maitland)牧师刚刚从欧洲回国,他是个人道主义者,虽然信仰上帝却反对机构化宗教的专断和腐败。他的布道很有人情味,深受年轻学生的欢迎,而让伪善的教会感到尴尬而恼怒。梅特兰就审查制度等与主教展开斗争。他同情被土地开发商所骗的下层穷苦人,公开抨击开发商唯利是图、出尔反尔,最后却发现主教本人确实土地开发公司的股东之一。故事结尾,教会发现梅特兰在欧洲期间曾写过一本反抗教会的、“大逆不道”的作品,将梅特兰调到一个小教区担任牧师。小说生动地刻画了一些牧师和教会学生的形象,他们在世俗和信仰、物质和精神、享乐和禁欲、常识和疯癫、权力和道德之间挣扎。小说描写了一个封闭的机构内部,个人的道德良心和人道主义精神与权威机构之间的冲突,刻画了澳大利亚当代社会的信仰危机。1968年该小说获得澳大利亚最高文学奖迈尔斯·弗兰克林奖。作者基尼利曾以《辛德勒名单》一书获得布克奖。

 
作者介绍:
    托马斯·基尼利当代澳大利亚著名作家,以《辛德勒名单》获得布克奖。



新书推荐“当代澳大利亚小说译丛”

《浅滩》 
作者:[澳大利亚]蒂姆·温顿
译者:黄源深 
丛书名: 当代澳大利亚小说译丛 
ISBN:9787532748839I.2730
开本:特32开 
装帧:平装 
页数:292 
定价: ¥ 28.00 


内容介绍:
    《浅滩》系蒂姆·温顿的代表作,1984年获澳大利亚最大的文学奖——迈尔斯·弗兰克林奖。小说的主要矛盾在一对小夫妻之间展开。丈夫赞成捕鲸,妻子为环境保护主义者,反对捕鲸,夫妻因此失和。后来,鲸鱼的一次“集体自杀”感化了丈夫,使他放弃了原来的想法,夫妻也重归于好。耐人寻味的是,人类的觉醒依赖于人自身的“顿悟”,而促成“顿悟”的竟是其保护对象。

 

作者介绍:
    蒂姆·温顿,当代澳大利亚重要作家,作品四度获得澳大利亚最大文学奖项“迈尔斯·富兰克林奖”,两次入围布克奖。《浅滩》是他的代表作,获1984年“迈尔斯·富兰克林奖”,时年作者仅24岁。



新书推荐“当代澳大利亚小说译丛”

《杰克·迈格斯》 
作者:[澳大利亚]彼得·凯里
译者:彭青龙 
丛书名: 当代澳大利亚小说译丛 
ISBN:9787532749423I.2768
开本:特32开 
装帧:平装 
页数:392 
定价: ¥ 33.00 

内容介绍:
    杰克·迈格斯返回伦敦寻找他曾经帮助过且已成为英国绅士的匹普斯,后者闻讯后躲了起来,迈格斯只好在其隔壁的一个名叫珀西·巴克尔的伸士家里做佣人。巴克尔与日渐走红的青年作家托比斯·欧茨过往甚密。为了换取欧茨的帮助,迈格斯做了他文学创作的 “实验对象”,但欧茨言而无信。迈格斯利用欧茨与其妻妹的奸情,诱迫欧茨说出匹普斯的藏身之地。当迈格斯找到匹普斯时,后者却用枪口对准了他。一场冲突后,迈格斯携同救他的梅西逃离伦敦,回到澳大利亚。

 

作者介绍:
    彼得·凯里,当代澳大利亚文学领军人物,世界上仅有的两次获得布克奖的两位作家之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