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猩这种人--《黑猩猩的政治》

标签:
译文出版社译文好书佛山日报黑猩猩的政治弗朗斯·德瓦尔杨河源文化 |
分类: 书评专栏 |
猩猩这种人
转自091205佛山日报 作者:杨河源
《黑猩猩的政治》
作者:(美)弗朗斯·德瓦尔著
赵芊里译,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年:2009年6月
读着《黑猩猩的政治》的时候,我脑子蹦出莫里斯先生的《人这种动物》,还顺道“山寨”一把,有了这个题目。莫先生说:“我们也许一厢情愿自以为是堕落红尘的天使,但实际上我们只是站直了身子的猴子。”无论如何,这样的话在科技突飞猛进的1960年代,还是蛮招人痛恨的,尤其对那些基督教和天主教国家的民众和学者而言,毕竟,《圣经》规定了,他们是“上帝的选民”嘛,怎么能跟屁股后面拖着条长长尾巴的猴子是近亲呢?所以他受到不少攻击,包括学界,自在情理之中。咱们这边,大概因为有佛家众生平等六道轮回做底子,民间信仰又不那么坚定,儒家还有“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普世情怀,所以严几道先生引进天演论的时候,国人并没有因为远祖披毛戴角而举世汹汹。即使这样,老百姓还是要在人和动物间划条清晰的界线,至如今,“畜生”一词还是会招人挥老拳的问候语呢。
要在人兽之间划线,可不仅是百姓的事儿,学界都折腾了好多年的。譬如说吧,人以为精神是人和动物区别的最大表现,精神在哪呢?科学家发现了平均脑容量这把尺子,相比人类近亲大猩猩、黑猩猩和倭黑猩猩,1300克那可是高出很多的,可是比大象的4000克、鲸的7000克,那也算不了什么;有朋友说了,大象和鲸的个头大啊,对了,科学家也想到这点了,平均脑容量/体重好了,人1:38,大象1:500,鲸1:2500,这样一来,人果然“精神”。且慢,而白鼠是1:28,麻雀1:34,即使用两套标准,也不好解释长臂猿的1:28吧?后来,科学家又找来更多尺子,譬如沟回、单位脑细胞含量、额叶/大脑比什么的,结果都有例外。而使用工具啦、语言啦、社会组织啦,别说猩猩了,就蜜蜂蚂蚁这样的昆虫也很社会化,也很协作呢,原来公冶长会鸟语不仅是传说啊。(以上数据来源于《外星人就在月球背后》和《枪炮、病菌与钢铁》)
美国灵长类动物学家弗朗斯·德瓦尔的《黑猩猩的政治》之所以能畅销1/4 个世纪,当然不仅仅是因为作品中几位主角大妈妈、耶罗恩、鲁伊特、尼基的拟人化故事,不仅仅是它们之间结盟、拥戴、背叛、合作、威胁、拆墙、分化、示好、示威、妥协的故事如此类似于人类政治权谋,以至于阅读时有时常会心之处。在我看来,作者基于多年对荷兰阿纳姆一个动物园孤岛上的这一黑猩猩群落的近距离观察,观察结论很扎实,颠覆了我很多以为当然的观念,譬如,动物之间你死我活的生存竞争、动物很贪很自私、动物很黄很暴力、动物尤其一个群落中雄性首领具有无可置疑的对群落中所有雌性的性占有等等。幸好,不是这样,即使要争夺王者之位,黑猩猩也不会上演玄武门之变那样的惨剧:“在一场战斗刚刚结束不到一分钟,两个原先的对手就会急切地跑向对方,长时间热烈地相互亲吻和拥抱,而后互相帮助对方护理起毛皮来。”
原来,在黑猩猩的群落里,对和平的渴望,对暴力的克制,对雌幼的宽容和关爱还是主流呢。
冷战已经结束,局部战争一天都没停息,歧视和不平等更比比皆是,现在我拿人来类比猩猩,是否侮辱了它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