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盛唐风华映桥陵[金怀斌]

(2025-11-23 13:01:44)
分类: 网文/报刊文摘/散文/小说
  桥陵,坐落在蒲城县西北方向的丰山之上,它是唐睿宗李旦最后的归宿,也是盛唐历史的无声见证者。历史车轮滚滚,将那些王朝的兴衰起伏全部收藏,随便打捞一点,都是一篇厚重的史章。时光回溯到盛唐。唐睿宗李旦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儿子,也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父亲,一生的命运堪称传奇。

  他两次登基,却在权力的旋涡中几番沉浮。第一次当皇帝时,被母亲武则天压制,属活脱脱的傀儡皇帝;第二次好不容易重登皇位,又夹在儿子李隆基和妹妹太平公主的权力争斗之间,最后无奈将皇位传给李隆基,自己退居幕后当太上皇。

  开元四年(716年),李旦在长安的百福殿离世。唐玄宗悲痛之余,为表孝心,决定为父亲建造一座规格极高的陵寝,地点就选在了丰山之上。桥陵的故事,就此拉开帷幕。

  桥陵大规模建造时,正值大唐开元盛世,国力强盛,财大气粗。唐玄宗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召集全国顶尖的工匠,一心要把桥陵打造成一座能彰显大唐国威的宏伟陵墓。整个工程耗时多年,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桥陵以山为陵,在山腹开凿墓室,地面上则绕着山势筑起城墙,远远望去,陵山一体,就像是大自然和人工携手打造的杰作,完美诠释了“天人合一”的理念,气势之恢宏,在唐代十八陵里都是佼佼者。

  如今来到桥陵,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气势磅礴的神道。神道两侧,整齐地排列着众多石像生,千百年来,一直守护着这座陵寝。这些石刻包括华表、獬豸、石鸵鸟、石马、石人、石狮等,每一尊都雕刻得精美绝伦,栩栩如生。华表高耸入云,柱身上的云龙纹雕刻得细致入微,仿佛随时都会腾空而起;獬豸体型巨大,双目圆睁,威风凛凛,让人望而生畏;石鸵鸟造型逼真,羽毛的纹理都清晰可见,颈部由淡黄色的微小羽毛构成,如同真鸵鸟一般;石马体态矫健,昂首挺胸,似乎在等待主人的一声令下,便要驰骋疆场;石人则神态各异,文官儒雅,武将威严,他们身着唐代的朝服,衣袂飘飘,仿佛穿越千年而来;而那一对对石狮,更是威风凛凛,它们高大雄伟,昂首挺胸,胸肌丰满,前腿挺拔,后腿蹲坐,有的张口怒吼,有的口部微闭露齿,双目炯炯有神,尾巴高高翘起,尽显百兽之王的威严。

  在这众多石刻中,还有个有趣的现象,桥陵的5对石马中,东边第一匹和西边第三匹,当你敲击拍打它们时,会听到清脆的钟鸣声,而且无论在石马的哪个部位拍打,声音都会聚集在马嘴边,明明是实心的石雕,却仿佛藏着无尽的奥秘,让人不得不感叹古人的智慧。

  除了神道石刻,桥陵的陵园布局也十分讲究。整个陵园略呈长方形,东西长2871米,南北长2836米。四面都开辟有门,分别是南朱雀、北玄武、东青龙、西白虎,四角还建有角阙。每座门的两侧都有一对石狮和门阙,北门还有三对石马,这些建筑相互呼应,构成了一个完整而严谨的防御体系。

  据史料记载,陵内曾经的地面建筑十分丰富,有雄伟的献殿、高大的阙楼以及陵署下宫等,多达140余间。当年,这里还设有陵台令、主文、主乐、主辇、典事等官员23人,陵户300户,负责守护和管理陵寝。每逢祭祀之日,陵园内香烟袅袅,钟鼓齐鸣,场面十分壮观。

  桥陵不仅是一座陵墓,更是一座艺术的殿堂,一座历史的宝库。它见证了大唐的辉煌,也承载了无数唐人的信仰与情感。在唐朝,桥陵是皇家祭祀的重要场所,唐玄宗等皇帝曾亲自前来祭祀,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追思。

  当时的文人墨客,也常常慕名而来,留下了许多赞美桥陵的诗篇。诗圣杜甫曾来奉先(今蒲城)看望亲人时,就曾写下《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诗中对桥陵的气势恢宏和先皇事死如生的场景进行了形象的描述,让后人得以窥见当年桥陵的辉煌景象。

  然而,岁月无情,朝代更迭,战火纷飞。唐末的黄巢起义,让桥陵遭受了一场浩劫,地面建筑大多被焚毁,只留下这些坚固的石刻,在风雨中默默坚守。此后的岁月里,桥陵又历经了多次战乱和自然灾害的洗礼,逐渐被世人遗忘,变得破败不堪。

  曾经庄严肃穆的陵园,变得杂草丛生、一片荒芜,那些精美的石刻,也在岁月的侵蚀下,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历史的长河奔腾不息,进入21世纪,随着文化旅游业的兴起,桥陵迎来了新的生机。在当地政府和人们的不断努力下,桥陵逐渐恢复了往日的风采。置身这些古老的建筑和石刻前,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感受到盛唐的辉煌与荣耀。

  站在桥陵的神道上,微风拂面,望着眼前的石刻和远处的山峦,心中感慨万千。这座古老的陵寝,就像一部厚重的史书,翻开它,便能读到唐朝的兴衰荣辱,读到古人的智慧与匠心。它不仅是唐睿宗李旦的安息之地,更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瑰宝。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桥陵会继续闪耀着它独特的光芒,向世人讲述那段穿越千年的传奇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和铭记那段辉煌的历史。


------2025年11月22日《西安晚报》第7版文化周刊 西安地理

https://xafbapp.xiancn.com/newxawb/pc/html/202511/22/content_312542.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