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美归乡路[陈玮佳]

(2025-11-07 17:24:10)
分类: 网文/报刊文摘/散文/小说
  “回来看看吧,村口那条泥巴沟填平了,还装了路灯,晚上亮堂得很。”

  舅舅在电话里说得格外轻快,语气里藏着掩不住的欢喜。于是,多年未回老家的我,携妻儿踏上了归途。

  车轮碾过平坦宽阔的柏油路,窗外的风景如卷轴般徐徐展开。稻浪翻涌,金穗低垂,仿佛大地披上了节日的锦袍;田埂上,大型无人机嗡嗡掠过,为晚稻喷洒最后一道养分。妻子望着窗外,轻叹一声:“这哪里还是记忆里的穷乡僻壤?”的确,我离家求学时,这条路不过是一条雨天泥泞、旱季坑洼的土道,每逢下雨,舅舅总要背着我走过那段最难走的“烂肠子”。那时他常对我说:“要是哪天能修条正经路就好了,你回来就不怕摔跤了。”

  如今,不仅路修好了,连村头那座破败的老祠堂也翻新成了文化礼堂,红墙黛瓦,飞檐翘角,门前立着一块石碑,刻着村史与乡贤名录。更令人惊喜的是,村后荒废多年的山坳竟建起了一座小型光伏电站,一排排深蓝色的太阳能板在秋阳下熠熠生辉,宛如一片静卧的湖泊,倒映着流云与远山。

  路过学校旧址,我让妻子停了车。当年那几间漏风漏雨的教室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座三层教学楼,塑胶操场上几个孩子正在跳绳,笑声清脆如铃。校门口的公告栏,贴着“智慧校园建设进度表”,还有孩子们用彩笔画的“我的祖国”——高楼、高铁、太空站。

  “时代真的不一样了。”我喃喃道。曾几何时,村里人最大的愿望不过是吃饱穿暖,出一趟远门要提前半个月准备。而现在,年轻人直播卖土货,快递能送到家门口,连八十岁的阿婆都会用手机发视频。

  傍晚时分,一家人围坐在院中吃团圆饭。舅妈端上自种的蜜橘和新酿的米酒,舅舅则兴致勃勃地讲起村里新来的乡村振兴工作队:“人家大学生,一口普通话,带着我们搞生态果园,注册商标,还联系电商平台。上个月,咱们村的果子卖到了广东!”曾以为故乡会停留在记忆里,却没想到它在时代的浪潮中,悄然换了新颜。那些泥泞的路、昏暗的灯、闭塞的时光,都成了过往;如今的故乡,有平坦的路、明亮的灯、便捷的生活,更有乡亲们脸上藏不住的笑容。

  夜幕降临,村道两侧的太阳能路灯次第亮起,柔和的光晕洒在青石板路上,如同星子落凡尘。远处传来音乐声,夹杂着孩童追逐的嬉闹。我抬头望天,一轮皓月正缓缓升起,清辉遍洒田野与屋舍。

  忽然想起小时候读过的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从前只觉这是游子思乡的深情,如今才懂,那“明”的不只是月光,更是人心中的希望。这希望,在一条条通往山外的路里,在一盏盏照亮夜晚的灯里,在一袋袋发往全国的农产品包裹里,也在每一个平凡踏实的日子里。


------2025年11月07日《西安晚报》第8版诗道终南 心意长安

https://xafbapp.xiancn.com/newxawb/pc/html/202511/07/content_309546.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