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退两难缘何在维谷[古傲狂生]
(2025-09-20 17:46:06)分类: 网文/报刊文摘/散文/小说 |
进退维谷是个常用成语,可如果问维谷在哪儿,为什么“进退两难”要在“维谷”呢?估计多数人答不上来。
有人猜是古代战场,有人以为是某个险峻山谷……笔者看到这个问题时,下意识地感觉维谷在陕西,跟三国有关。查了一下《三国演义》,发现自己搞错了。陕西的确有几个著名山谷跟三国关联,像子午谷,魏延曾向诸葛亮提出过“子午谷奇谋”。像箕谷、斜谷,魏蜀大军曾数次在那里鏖战。72回中曹操退守斜谷,进退两难之际,厨师端来鸡汤,曹操见其中有鸡肋,随口传令三军夜间口号“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之谓也,的确是进退两难。可斜谷别名褒斜谷,并无维谷之名。
实际上,进退维谷的典故出处可比三国早多了。《诗经·大雅·桑柔》里说:“人亦有言:进退维谷。”维在古代汉语中常作判断助词,相当于是或乃,比如“维天之命”(《诗经·周颂》)、“维叶萋萋”(《诗经·葛覃》)。所以,“人亦有言:进退维谷。”这句诗翻译过来便是,人们也这样说:进退都是困境。再来看这两句诗的上文:“瞻彼中林,甡甡其鹿。朋友已谮,不胥以谷。”意思是说,看那树林之中,鹿儿成群相亲相近;朋友之间却相互诋毁,不能和睦相处,日子过得困顿艰难。这里也出现了谷字,表穷困或困境之意,与“进退维谷”的“谷”语义一致,二者前后呼应,进一步佐证了“进退维谷”的“谷”并非指地理概念的“山谷”。
有趣的是,进退维谷这个成语也出现在《世说新语·纰漏》中:晋孝武帝向殷仲堪提及“病笃者闻床下蚁动,谓是牛斗”,而这正是殷仲堪父亲殷师(曾任骠骑咨议参军)病重时的症状。殷仲堪既不便直接点明是父亲,又不能回避问题,故以“臣进退维谷”回应,精准体现了其两难处境,与“进退维谷”的词义完全契合。
维谷,不是某个神秘的山谷,而是陷入困境的比喻。下次再听到这个成语,可别想着去地图上找维谷在哪儿啦。
(古傲狂生)
------2025年09月20日《西安晚报》第6版文化周刊
文化纵横
https://xafbapp.xiancn.com/newxawb/pc/html/202509/20/content_299658.html
前一篇:“官”与“吏”的区别[钱国宏]
后一篇:车峪深林藏清幽[张友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