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曲讲座55]李宏弟丨〔南仙吕·二犯月儿高〕浅析1
(2025-09-05 18:35:41)分类: 诗词曲赋文赏析/现当代作品[转 |
[散曲讲座55]李宏弟丨〔南仙吕·二犯月儿高〕浅析
原创
潼关文艺 拓荒者曲话
2025年03月10日
10:37 陕西 20人
第55讲
〔南仙吕·二犯月儿高〕浅 析
李宏弟
一、〔南仙吕·二犯月儿高〕简介
犯,指违犯、冒犯之意,在元曲中,是指元曲宫调中的以宫换商或以商换宫所形成的新曲调,是元曲的一种曲调形式,古代叫犯曲,现在普遍称为集曲,即“一曲每从各曲相凑而成”,所选取的各曲都是不完整的小令,是一种将多首曲子的部分内容组合在一起的新的艺术创作手法。一般在主要曲牌上加一“犯”字,插进二曲,名“二犯”,插进三曲,名“三犯”等,如《二犯桂枝香》、《四犯江儿水》。
本调为南仙吕犯南吕集曲。小令、套数兼用。全曲十三句,六个句段,九个韵位,二十四板。第一二句、三四句宜对仗。第七句亦有人分作前四字、后三字两句,前四字中的后两字,于后三字前重叠一遍,形成往复回环,以增加曲的趣味。八九两句亦多作为偶句者。入套时为首牌,或叠用几个〔前腔〕以成套。
此集曲前六句及末二句,实用〔月儿高〕全曲。中间五句犯〔五更转〕〔红叶儿〕二曲,故名“二犯”。《南词简谱》谓:“凡集曲明言几犯,则首尾宜仍以本牌起结。”此曲是也。前四句用《锦香亭》体,第五、六句改用《拜月亭》摊破格,末二句同第五、六句,可称为综合式。〔红叶儿〕一字句,叠用上句末句,蝉联而下;亦可不叠,而另用他字,须叶韵;或以“嗏”字代用,不须叶韵。
以〔月儿高〕为主的集曲尚有〔月照山〕(犯〔山坡羊〕)、〔月上五更〕(犯〔五更转〕),所用〔月儿高〕前六句均用〔二犯月儿高〕。
关于集曲的一些基础知识:
1、集曲的概念。所谓“集曲”,是一个曲学名词,可兼指南曲中较为普遍运用的一种曲调形式,也是南曲曲调创制新调(新曲牌)的方法。并非“集成句而为曲”之意。也就是说,它是采用若干支旧有的曲牌,各摘取其中的若干乐句,重新组成一支新的曲牌,因此,集曲乃是多首曲调的综合。
2、集曲的来源。有以下三种说法:一是近代曲家吴梅在《顾曲鏖谈》一书讲:所谓集曲者……取一宫中数牌,各截数句而别立新名是也。二是当原有的单一曲牌不足以表达复杂的感情时,需要从同一宫调内或者属于同一笛色的不同宫调内,摘取若干支零星乐句重新组合成一支新的曲牌,用来表达多种不同的情绪转折变化,并为该曲另起一个新调名,这个新调名就是集曲。三是台湾大学教授汪经昌的《南北曲小令谱》南曲解旨中云:凡一支正曲,去其腹句,别犯他调者是属本犯;凡杂集同笛色诸曲句,以成一曲者属集曲;律家则将二者统称为犯曲。
3、集曲与带过曲的区别。带过曲是由两到三支同宫或者不同宫的曲调完整相连而成,曲调名也需要把两到三支曲调名依据先后顺序全部写出来才行。而集曲是“一曲每从各曲相凑而成”,所选取的各曲都是不完整的小令,古人称犯曲。
4、集曲的表现形式。有五种:一是犯调式集曲。从同一宫调摘取若干句子相犯相接而成的曲子叫犯本宫,从不同宫调摘取若干句子连缀而成的曲子叫犯它宫;二是借句式集曲,是“犯调”的一种方法,即句法相犯。将其他曲牌中相适合的零星句子借过来,插入本曲之中形成一支新曲,并在本曲调名中加一“犯”字,即成新调名,如〔二犯月儿高〕;三是仿带过式集曲,是由数支不同小令的部分摘句连缀而成,曲牌名借用“带”“过”者,如〔解酲带甘州〕;四是摊破式集曲,本曲串入别的曲牌句子组合成的新曲,如〔摊破地锦花〕;五是缠达式集曲,是分别截取两支曲调的若干句子组合起来,然后往复循环相犯而成,如〔南仙吕入双调·犯衮〕。
二、〔南仙吕·二犯月儿高〕谱式
为了便于曲友们开阔视野,以下列举七种谱式:
〔月儿高〕去入平平上(韵),平平去平上(韵)。入上平平去,去去平平去(韵)。去去平平,平入去平去(韵)。〔五更转〕平平去入平平上(韵),上去平平,平平平上(韵)。〔红叶儿〕上(韵),平去去平平(韵)。〔月儿高〕上去平平,平平去平去(韵)。(摘自《九宫正始》
第226页,《无争斋散曲杂谈》第170页同)
谱二:全曲13句,句式为:555545
744 15 45,共59字9韵。
〔月儿高〕去入平平上(韵),平平去平上(韵)。入上平平去,上去平平去(韵)。去去平平,平入去平去(韵)。〔五更转〕平平去入平平上(韵),上去平平,平平作平上(韵)。〔红叶儿〕上(韵),平去上平平(韵)。〔月儿高〕上去平平,平平去平去(韵)。(摘自《康熙曲谱》
第117页)
注:和谱一有三处小的差异:第四句首字“上”,第九句第三字“作平”(作平,指入声作平声),第十一句第三字“上”。
谱三:全曲13句,句式为:555545
744 15 45,共59字9韵。
〔月儿高〕×仄平平仄(韵),平平去平仄(韵)。×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平平,平平去平仄(韵)。〔五更转〕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平平,平平平仄(韵)。〔红叶儿〕×(韵),×仄仄平平(韵)。〔月儿高〕×仄平平,平平去平仄(韵)。(摘自潇湘散曲社《北散曲与南散曲曲谱合编》第49页)注:和谱一谱二的区别是把“去、上、入”变为“仄”,增加“×”,去掉入声字。
谱四:全曲14句,句式为:555545
4544 15 65,共63字9韵。第八句顶针。
×仄平平仄(韵),×平仄平仄(韵)。×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平平,平平仄平仄(韵)。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韵)。×仄平平,平平平仄(韵)。平(韵,可上),×仄仄平平(韵)。×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韵)。(摘自中国诗词楹联出版社李权效编订《元明南北曲小令正谱》第153页)注:和谱三差异不大。区别在于:把谱三的“去”变为“仄”,第七句的七字句变为两句“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第十二句“×仄平平”四字句变为六字句“×平仄仄平平”。主要原因是依例曲而定的。
谱五:全曲13句,句式为:555545
744 15 45,共59字9韵。
×仄平平仄(韵),平平去平仄(韵)。×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平平,平平仄平仄(韵)。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平平,平平平仄(韵)。×(韵),×仄仄平平(韵)。×仄平平,平平仄平仄(韵)。(摘自《南曲小令三十谱》第二页。)注:和谱三、谱四差不多,只是把谱三第六句和第十三句的第三字“去”变为“仄”,格律更简单。
谱六:全曲13句,句式为:555545
744 15 45,共59字9韵。
〔月儿高〕××平平上(韵),×平仄平上(韵)。×仄平平去,×仄平平去(韵)。×仄平平,×仄×平去(韵)。〔五更转〕×平×仄平平上(韵),×仄平平,×平平上(韵)。〔红叶儿〕仄(韵),×仄平平去(韵)。〔月儿高〕×仄平平,平平仄平去(韵)。
(摘自中国诗词楹联出版社徐瑞理编《南北曲常用手册》第91页)
注:第一二句、第三四句宜对,第七句亦有作前四后三两句者,前四字中的后两字须作后三字句的前两字叠用,形成往复回环,以增强曲味。
谱七:全曲13句,句式为:555545
744 15 45,共59字9韵。
〔月儿高〕去上平平上(韵),平平去平上(韵)。入去平平去,去去平平去(韵)。去去平平,平去去平去(韵)。〔五更转〕平平去入平平上(韵),去上平平,平平作平上(韵)。〔红叶儿〕上(韵),平去去平平(韵)。〔月儿高〕上去平平,平平去平去(韵)。(摘自吕荣健《无争斋南曲格律》第59页)
注:主要是把谱一的入声字改成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