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角垂金时[王双发]
(2025-09-05 17:28:34)分类: 网文/报刊文摘/散文/小说 |
晨雾还沾着露水的凉,推开窗便撞进满院的金。
老槐树的枝桠斜斜探过檐角,叶子被秋阳染得透亮,风一吹就簌簌落下来,像撒了把碎金在青石板上。这秋,哪里是笼统的“金黄”?分明是把颜料盘打翻了,深的、浅的,明的、暗的,一层层晕染开来,连空气里都飘着暖融融的光。
日头渐渐爬高,光就有了形状。它穿过槐树叶的缝隙,在院角的竹椅上织出细碎的光斑,伸手去碰,指尖便沾了满手的温。不像夏天的太阳那样烈,烤得人发慌;也不似冬天的光那样薄,连暖都是虚的。秋日的阳光是绵密的,像刚晒过的棉被,裹着草木的清香,轻轻落在肩头。墙角的月季还开着最后一茬,花瓣边缘泛着淡淡的金,像是被阳光吻过的痕迹,连凋零都带着温柔的底气。
往村口走,红就撞进了眼里。不是那种扎眼的红,是枫叶浸了秋露的深绛,边缘还留着点未褪尽的绿,像少女颊上的胭脂,透着几分羞涩的艳。老枫树长在村尾的石桥边,树干粗得要两人合抱,枝桠向河面伸去,叶子落在水面上,随波漂着,像一页页红色的信笺,载着秋的心事流向远方。有老人坐在桥栏上,手里攥着竹篮,里面装着刚摘的山楂,红得发亮,偶尔有一两颗滚出来,在青石板上蹦跳着,惹得孩童追着跑,笑声落进风里,和枫叶的簌簌声混在一起,成了秋最动听的调子。
抬头看天,是洗过似的蓝。没有一丝云的时候,蓝得格外纯粹,像块透亮的蓝宝石,能把人的目光都吸进去。偶尔飘来几朵云,也是蓬松的白,像刚揉好的棉花糖,慢悠悠地在天上走,走得久了,似乎也沾了点秋的金,边缘泛着淡淡的光。若是傍晚,天就更热闹了,夕阳把云染成橘红、浅紫、金黄,一层层叠着,像打翻了的胭脂盒,连远处的屋顶都似镀上了一层金,烟囱里冒出的炊烟,也成了金色的线,轻轻牵着天边的霞光。有时会遇见雁群,排着整齐的“人”字从云里穿过去,翅膀沾着夕阳的光,叫声清亮,像是在和这秋告别,又像是在为丰收的人报信。
村口的老槐树底下,总围着些晒秋的人。晒场摊着刚收的玉米,金黄的颗粒裹着薄衣,晒得久了就迸出清甜的香;旁边的匾里是红辣椒,一串串挂在树枝上,像串起的小灯笼,把秋的热烈都挂在了枝头。吴老太蹲在匾前翻着豆子,指尖沾着泥土的黑,笑着说:“今年的豆子沉,煮在粥里香。”她的话里满是满足,像秋里的每一样东西,都带着沉甸甸的实在。是啊,秋哪里只是好看?它是稻穗弯下的腰,是柿子树上挂着的红,是竹篮里装满的粮,是农人眼里藏不住的笑,每一寸光景里都裹着丰收的甜。
傍晚回家时,怀里揣着刚买的炒栗子。热气透过纸袋子渗出来,暖了手心。剥开一颗,栗子肉是浅黄的,咬一口,甜香便在嘴里散开,连带着秋的暖,都落进了心里。檐角的槐树叶又落了几片,落在肩头,轻轻一捻,便碎成了满手的金。原来这秋从不是一幅静止的画,是会动的,会笑的,会甜的,是藏在叶尖的光里,藏在飘着的云里,藏在人的笑声里,藏在每一个沾着暖的日子里。
这样的秋,哪里舍得辜负!不如搬把竹椅坐在院里,看阳光慢慢爬过墙,看枫叶轻轻落在脚边,听远处的雁鸣,闻空气里的桂香。把秋的暖揣在怀里,把秋的甜记在心里,便也算不负这檐角垂金的好时光。
------2025年09月05日《西安晚报》第8版终南 晚晴
https://xafbapp.xiancn.com/newxawb/pc/html/202509/05/content_296217.html
后一篇:初秋的第一捧甜[瞿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