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乡之路[孙虎林]

(2024-11-16 19:13:08)
分类: 网文/报刊文摘/散文/小说
  周六下午,我坐在宿舍门前一把椅子上,背对冬日暖阳,弯腰擦皮鞋。片刻,黑色高筒皮鞋锃光瓦亮。而后,我拎起背包出校门,跨过陇海铁路铁轨,朝南边公路走去。在路边等了二三十分钟,终于等来开往岐山的班车。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小城宝鸡远未发展起来,我所在的乡村中学地处远郊,毗邻小站卧龙寺。卧龙寺片区虽说有工厂、学校、医院、影院,但本质上就是一个大村镇,城乡接合处的寥落村镇。从大都市分配到小城远郊工作,心里的失落可想而知。因此,我在单位熬过一周后,心儿便飞回故乡。

  长途车过卧龙寺街道,一路东行。公路北边散布着一家工厂——宝鸡应化厂,两处村落——刘家台和南坡。再往前走,就上了千河公路桥。河水不深,碧波荡漾,向南流入渭河。不久,就到了虢镇。从虢镇西门大十字路口北行,再沿陇海铁路东行一段路程,在铁路道口东南边,建有几栋民居。高中同学永康财经学校毕业后,曾居于此,那是他们单位给员工租赁的宿舍。我看望他时,就住在那里。多年以后,同学早已住进单元楼。但每每坐车经过,我都要望向那栋房屋。

  这时,班车朝北开去,一道土塬横亘眼前。很快,车子开始爬坡。过了引渭渠,地势渐高。路边崖坡上草木苍绿,野菊花成簇开放,亮黄耀眼。这段路形似山道,坡长、转弯多,当地人把它叫做虢镇坡。当年,有一位老者套着一头骡子,专门帮人拉车上塬。

  上得塬来一马平川,豁然开朗。这一大片地方叫周原,地势空旷,村庄远离公路,退至原野深处。我只知道,有座较近的村落叫二村。那些年里,这段路不太平。车行于此,有时会有几个流里流气的青年上车行骗,后来公安部门加大打击力度后,这种现象就现象就销声匿迹了。

  到了石落务,就过了危险路段。车过八一道班后,离凤翔县城就不远了。车子在凤翔南关折而向东,沿城外公路前行不久,就到达东关。东关外不远处就是纸坊,近旁的竞存中学颇有名头,原名东北竞存中学,1938年迁至凤翔城东。创作过救亡歌曲《松花江上》的张寒晖先生曾在此工作,担任校教务主任。

  东行数里后,车子到达寺头村。寺头,这名儿听起来古色古香,颇具禅意。至今记得,公路北边有户人家,门外有棵合欢树,树身斜向西边,树冠婆娑,荫蔽了大半个门楼。夏天的时候,合欢花开了,粉粉嫩嫩,美丽极了。树下拴着一头黄牛,黄牛微闭双目,嘴唇一动一动反刍饲料。

  前方的横水镇是离岐山县城最近的镇子,它的得名缘于镇东有一条由北向南流淌的小河横水河。三十多年前,横水哗哗流淌,水清见底。河边蹲着一溜洗衣女子,她们从河水里拎出衣物,放在青石板上,抡起棒槌捶打,惊动天上鸟儿喳喳乱叫,惊飞河面上旋舞的花蝴蝶翩然离去。多年以后,河水断流,河床杂草丛生,一派荒寂。斜辉脉脉中,干涸的横水默默无语,似在回忆溪流潺潺的往日时光。

  公路穿镇而过,两边店铺林立,逢集时尤为热闹。一进腊月,年集起了,坐在班车上一路浏览横水街景,年关逼近的欣喜之情涌上心头。琳琅满目的年货摆放于公路两边,花花绿绿,年味儿浓郁。

  前方路过名唤长虹的地方,有几家乡镇企业,建有超大冷库,用于存放苹果和辣椒。也有一家厂,制作苹果醋。

  过了长虹,就到岐山境内了。班车行经一道南北向沟边,沟里林木茂盛,绿意葱茏,沟底汪着一湾溪流。这条沟从北山迤逦而下,雅称凤鸣沟,俗称西门沟。也算岐山县城西边的一处胜景,多年前,此处曾有一座寺院。作家红柯在小说《百鸟朝凤》中,着力描写过这处美景。过了凤鸣沟,就到了岐山西关,离老家越来越近了。

  这条从宝鸡到岐山的线路叫北线。我回老家时,还可选择另一条路线,先乘火车,再坐班车。那时,我在小站卧龙寺登上逢站必停的过往慢车。在蔡家坡火车站出站后,沿铁道朝东行走一段路程,过陕棉九厂后,到达汽车站,换乘蔡家坡开往岐山县城的班车。

  要去县城,必爬蔡家坡。蔡家坡塬比虢镇塬高,弯度大,坡也更长。雪天从这里上塬,汽车得打上防滑链。那年早春回家时,下着冻雨,路面湿滑。平常三四十分钟的车程,足足耗时一个多小时。

  上塬后,路过的第一个村子叫板塌,它在路西。从这儿一路北行不远,过孝陵路口,很快就到了杨柳村,村子也在路西。杨柳村是个大村落,我的岐山中学文科班魏姓同学,家就在这里。下了杨柳村北边的坡,眼前展开一条川道,后河由西向东流过。川道西北坡口处,有条土路通向仓颉庙村,我的好友惠琦家就在这里。仓颉庙村南边就是后河,得河水之便,家家种菜,是岐山城南著名的蔬菜村。这儿土质膏腴,物产丰饶,出产的仓颉庙红萝卜驰名天下,清朝时贵为贡品。这种只可在原产地生长的红萝卜细溜溜的,大小适中,芯细肉红,香脆爽口,是制作岐山臊子面底菜的绝佳菜品,可惜产量太少。路东有座凤鸣湖,蓄水而成。夏日荷花盛开,风吹叶动,荷香阵阵。

  仓颉庙村东边的太慈村早年间以榨油出名,近年来开设有农家乐,主营岐山臊子面,尤以不放臊子肉的辣子面见长。虽说地方不大,但自成特色,与岐山北郭民俗村分庭抗礼。太慈村有一条伸向东边的上坡路,沿路东行不远,有个叫回家原的村落,多年前,我二姐嫁到了那里。

  班车抵达县城南大街汽车站后,换乘乡村小班车一路东行,出东关过五里铺、气象站,在大营路口下车,沿引水渠朝南步行。那时,渠头上长满碧草,粉紫色的小冠绣球花打着朵儿,浅笑低语。儿子蹦蹦跳跳穿行于花丛,好不快乐。行至神西村路口,折而向东,我的村庄已映入眼帘。这段路约二三里,路边长着两排高大的钻天杨,风吹树叶哗啦啦响。盛夏时节,白杨树干上缀着不少蝉蜕,儿子一路欢叫着捡拾知了壳。

  村口到了,远远地看见母亲。她知道我今天回家,早早守在村口等候。这时,儿子欢叫着,一头扑进奶奶怀里。

  每次回家,脑海里总回响着一支歌曲,约翰•丹佛唱红的乡村民谣《乡村路带我回家》。歌中唱道:“简直就是天堂,西弗吉尼亚,有蓝色山脊的群山和雪纳杜河。古老的生命比森林更久远,但比山脉年轻,像和风一样自在成长。乡村小路带我回家,带我落叶归根。”深情真挚的思乡旋律余音绕梁,百听不厌。是的,人的生命就是一段回家的旅程。年岁日渐老大,躯体身不由己,依然羁留他乡,心儿却一天天趋近故乡。毕竟,故乡是灵魂的归宿。

  2024年10月26日


------2024年11月08日《城市经济导报》第7版文苑

https://xafbapp.xiancn.com/csjjdb/pc/html/202411/08/content_233137.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