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甚去泰身乃无害[王厚明]
(2024-11-16 17:48:57)| 分类: 网文/报刊文摘/散文/小说 |
最近,20多岁的某网红在吃播节目中连吃10个小时,硬是塞进10公斤的食物,最终因胃部充盈过度猝死在直播间……其实,早在2300多年前,《韩非子·扬权》就有“去甚去泰,身乃无害”的告诫,意即不追求过度和极端,身体就不会受到伤害。
在实际生活中,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度”非常重要,古语所说的“适可而止”“过犹不及”“知足不辱”等,都是“去甚去泰”的自我佑护。“去甚去泰,身乃无害”,透露的不仅仅是身心健康的法则,更传递了立身处世的事理,值得人们品味自鉴、身体力行。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大力整顿吏治、惩治腐败,他曾告诫文武百官:“老老实实地当官,守着自己的俸禄过日子,就好比守着一口井,井水虽不满,但可以天天汲取,用之不尽。”可以说,朱元璋是深谙“去甚去泰”之道的。回到现实,福建省原省委副书记、省长苏树林被查处后这样忏悔道:“我刚当厂长的时候,我妈就跟我说,你当官了,要干干净净、清清白白,挣多少就吃多少,只吃槽子里的,不吃槽子外的。”
朱元璋的守井口之水与苏树林的贪槽外之食,都揭示了古今通鉴的事理:“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可见“去甚去泰”的重要性。其实,无论是口舌之欢,还是名利之求,“去甚去泰”要去除的皆是一个“欲”字。
“去甚去泰”,贵在察过知止。北宋隐逸诗人林逋,在《省心录》中说的“知足者贫贱亦乐,不知足者富贵亦忧”,《红楼梦》中说的“因嫌纱帽小,只把枷来扛”,都强调在世事追求上不知足之害。“去甚去泰”,就是要常除非分之想、贪占之念,自觉摒弃私欲,不去贪恋自己那口井之外的“水”、那方槽之外的“食”。
需要说明的是,“去甚去泰”并非排除正向的不懈奋斗之“欲”,而是戒止为一己私利之“欲”。
------2024年11月16日《西安晚报》第5版文化周刊
文化纵横
https://xafbapp.xiancn.com/newxawb/pc/html/202411/16/content_234559.html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