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台上的晨光[贾燕燕]

(2024-10-07 21:41:00)
分类: 网文/报刊文摘/散文/小说

  我在立秋后的某天清晨爬上了楼顶的天台。


  天刚蒙蒙亮,虫鸣的声音从我的房间一直响到楼顶天台,在天地之间织起一张虫鸣的大网,我辨别不清是蟋蟀还是别的虫子发出的声音,唧唧唧,唧唧唧,不绝于耳。《诗经·豳风·七月》有诗:“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天台并不是想象中一片平坦开阔的水泥空地,除了一些巨大的盘绕着的管道之外,靠南的矮墙边有四个带尖顶的“房间”一字排开,每个“房间”都有一间卧室那么大,三面是墙,没有门,没有窗,里面还铺了方块的地砖,有红色的尖顶和双层的房檐,房檐低矮,与我头顶齐高。我看了看位置,似乎刚好对应我们这两栋楼的四个单元。这“房间”是做什么用呢?对建筑不懂的我一时没能看明白。


  站在楼顶向南望去,是小区林立的楼群,一样朴素的建筑风格,一样红色的尖顶,错落有致。巨大的轰鸣声传过来,我想,那应该是高速公路上往来车辆的声音,高速公路被楼群挡住了,只闻其声,不见其踪。


  再往南,是绵延起伏的秦岭山脉,横亘在远处,每一处起伏似乎都有一段传奇。据说,姜太公遇文王之前垂钓于此,老子曾于楼观台著《道德经》……至今,还有高人雅士隐居秦岭的传说。越过西面楼群,是一片庄稼,地里的作物高低不一,有果园,有菜园,小片的玉米正在结穗。西边更远处也是林立的楼群,那些楼群里面,应该是像我一样平常的普通百姓。


  向东,是绿树掩映之中的大学校园,那是我上下班往返穿行的地方。从高处望去,有着与往常完全不一样的景致——校园新盖的图书馆以及刚刚粉刷过的教学大楼,在此时显得不修边幅,一副刚刚睡醒的样子。东面天空的云层很厚,看不到初升的太阳,只看见被太阳的光芒照亮的那一小片云彩。我盯住那块云,似乎能感觉到太阳正在努力上升,要挣脱那片云层的包围。几只鸟儿在楼顶飞翔盘旋,像黑色的剪影,无声地掠过头顶,头顶的云层似乎淡了一些,浅灰色慢慢变成淡青色,再后来变成一片浅蓝。


  天台的北面被楼群挡住了,可以看见许多开着的窗户。临近中午了,很快,那些窗户里面,就会响起主妇们做饭的协奏曲。


  位于天台的这一片天地,在这个清晨,独独属于我一个人。十八层楼的楼顶,说高,不算很高,听得见楼下汽车发动的声音,我看到趿着拖鞋扔垃圾的人,牵着小狗散步的人,戴着耳机跑步的人,陆续从各个门洞走出来,突然,我被脑子里一个大胆的想法激动起来——我能不能把其中的一个房间改造成书房?一个立于天地之间,上接天、下连地的空中书房?


  我想,我得先买上一些地板革,隔绝下面丑陋的地砖与尘土,从家里搬出来那把几年不用的沙发,再找一张书桌出来,就放在这三面围墙的房间里。晨观日出,暮送晚霞,下雨的时候,坐在这里读书,听风,听雨。我仿佛看到自己端坐在改造好的那个空中书房里心无旁骛地读书,我的血液因这想法而沸腾起来。


  我在楼顶上走来走去,越走越激动,用什么办法才能为这个空中书房通上电?嗯,因为我还需要一只咖啡壶。


  这份隐秘的喜悦,使我激动了一整天,以至于上班的路上都在琢磨如何打造。


  我想了想清理的过程,并不复杂。先要打几桶水,将位于最西边的那个“房间”的地板仔细擦洗,然后再搬一张书桌,一只沙发,至于咖啡壶、绿植之类的,我想,于读书而言,意义并不大。


  我做不到古人读书前净手焚香,肃心正念,并不是因为书房过于简陋。我想,也许我早已违背了打造空中书房的初心。


  天台之上的空中书房,光想想我就已经知道我将不能认真地读书。但那又怎样呢?谁说读书一定比看风、听雨更为重要?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人生如此短暂,又何必囿于空中的这个书房?只要安于内心,盛放在自己的世界里,有梦想,有热爱,有当下,那么,这庸常生活的底色,便是四时最温暖的风景。



------2024年09月18日《西安晚报》第7版终南 闲情


https://xafbapp.xiancn.com/newxawb/pc/html/202409/18/content_223934.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