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楷体公正性宋体第一名风景点杂谈 |
分类: 部门活动点滴 |
学生活动到底该走向何方?
——由第一届新诗会所萌发的碎思
http://s5/bmiddle/5e600e30nb4f6c0c82f04&690
常言道,一所学校的生命力在于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而对于一名教师而言,学生活动则是活化师生关系达成教育教学目标的关键手段和途径。于是,学生活动成了学生在校成长、成才的“营养快线”。如此一来,为了更好的筹谋于学校的健康、快速而有序发展,学生活动精心、精致的开展显得举足轻重。而近期本部门学生活动的“脉搏”依然强劲跳动,只是在某些活动结束之后,我隐隐感到时有脉搏跳动“失衡”的迹象出现,这或许是暂时性的,也可能是我个人有失偏颇的理解和错觉,但既然我已经感受到了来自学生内心真实而剧烈的情感反馈,而我还无法坚守心中的那份宁静,所以在这里我还想就活动方面谈一点个人的想法和建议,以此反观自我,愈加坚定自己的脚步。
其实,活动在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一所学校如果没有任何实质性或鲜明性的学生活动,那是极其悲哀的事情。然而,如果一所学生走向另一个极端——活动频繁而没有在先前基础上有任何的突破,那么该学校也不会有太给力的发展“马力”,甚至还会因为活动过于频繁且没有新意和创意而遭学生、老师和家长的排挤,这等于学校给自己“扇了一记耳光”,实在可怕又可怜。不过,这丝毫没有站得住脚的理由得到他人的同情。好在,我校学生活动不在前述两者范畴,虽说如此,但也依然存在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譬如,学生活动意义的体现和提升;活动公正性、透明度的深入;学校官方人士的正确导向等等细节问题。就拿本次刚结束的第一届新诗会来说事吧,为了在最后一次登台获得最好的效果和取得最佳成绩,于是,各班在最终展示之前先后集中预演了两次,这无形之中让学生心中定下了一个基准——这次活动意义重大,一定要在接下来的最终比赛之前这段时间好好彩排。于是乎,各班开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自修、静堂课等等时间来训练,甚至还借用有些“热心教师”的课堂进行彩排,这是何等的隆重而“臃肿”啊。在此期间,上级领导可能碍于班主任的面子,又或者碍于某活动总负责任人的颜面,还有可能兼顾到学生急盼成功的心理等诸多方面,于是,一切依然“有乱有序”的进行中。这可以说是管理上的一个“外伤”,如果不愈合,难保不会进一步“感染”。而对于该活动的公正性、透明度而言,我尽可能的保持镇定和淡定,有时在学生无法积极、正确的调整心态来处理一些“滑稽之事”时,我会及时“出手相救”做好安抚工作。如果偶尔一次、两次,我想学生总能包容某些结果的出现和“背后的故事”,可是,一旦出现了操作上的不透明甚至不公正,以及不愿公布最终答案,那么真实而客观的答案到底去了哪里呢?也许,留在学生心中的思考已不仅仅是对活动公正性方面的质疑,而是会无形中在慢慢的蚕食着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并逐渐健全的各种价值观念。权衡利弊,到底孰轻孰重呢?记得班上某委员跟我说道,“老师,本来我们是第一名,后来其他班级反应剧烈,于是,为了全局利益暂不颁发名次了,而改用每个参赛班级派发一张荣誉奖状。这实在太不公平了,之前其他班级拿第一名,就给他们发第一名的奖状,而现在好不容易轮到我们了,就可以这样轻描带写的一笔带过,也太那个什么了。”随后,我对该学生进行了一番引导,情绪有了一定的回落。我想,我们每个教师都是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在宽松、舒畅、和谐的环境中成长、比赛和收获,收获他们这个年龄阶段应该收获的成绩和成长。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往往给他们添置了一些“跨栏”,让一些学生难以逾越,以致受到不同程度的“内伤”,而表面上我们还在大张旗鼓的摇旗呐喊说什么“活动很重要”、“成长自我的时机来了”等等重磅级噱头。当然,我在这里不是要刻意指责什么,我也无权指责什么。我只是觉得,我们在起步阶段、学步阶段应该行走的慢点,尽可能稳点,这更有利于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和自己的优势、潜能,而不是为了纯粹为了那个早已既定的精彩主题直奔而去,视线中学生的身影或许已经所剩无几了。这难道不是产生一些问题的根源所在吗?所以,想要借助活动达成理想目标就该成为我们开展活动之后不断思考、创新和完善的根本所在。当然,举办各类活动的目的都应该是为了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的,脱离了这一要求的话,那么这样的活动就失去了原有的味道,也不会起到什么实质性的效果。但凡各类活动表征参差不齐,目的还是在于能让学生在感受集体文化的同时,让自己得到全方位的提升,诸如:交际能力、表达能力、协作能力、完善自我人格等方面。我想,只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活动理念,是不可能时常出现学生因活动潜在问题而情绪、情感发生较大波动的情况。因此,我们只有秉持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活动准则,并善于中和学生心中那稚嫩心灵发出的躁动元素,焉能不引领学生攀升一个又一个人生制高点呢?
新诗会,充其量不过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小小风景点,虽然不起眼,但依然牵动着许多人的心,这说明还不能被忽视,而最不能忽视的是这些风景点背后的学生的心。因为,他们才是最后的那道风景线。对于我们教师而言,我们是否应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呢——让学生学会懂得欣赏生命中的风景,在自己慢慢融入风景的同时,也要在自己的生命画面中看到自己的身影。我想,这才是活动为之不懈努力的一个历史性和存在性根源所在。但愿,但愿学生的活动永远健康、年轻和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