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六祖对常与无常的表述更准确客观

(2022-04-25 11:36:10)
       常与无常是佛教用语,佛教把无生灭、无垢净、无增减概括为常,把有生灭、有垢净、有增减概括为无常。
       六祖在《坛经》顿渐品中,对常与无常作出了与佛经相反的解释:佛经说佛性是常,六祖说是无常;佛经说善恶诸法分别心是无常,六祖说是常。如果单从字面上看,二者是矛盾的,其实不然,这是因为六祖与佛经说的角度不同,所以得出了相反的结论。
       佛经说:佛性即空,善恶诸法分别心即五蕴;空相是常,即无生灭、无垢净、无增减;五蕴相是无常,即有生灭、有垢净、有增减。佛经这是单从空相、单从五蕴相上讲的。
       六祖说:佛性是无常、善恶诸法分别心是常。从逻辑关系上讲就是“常是无常、无常是常”;从色空关系上讲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从宇宙人生实相讲就是,佛性是善恶诸法分别心,善恶诸法分别心是佛性,或者说佛性是一切事物,一切事物是佛性。六祖这是从佛性是善恶诸法分别心的本质、善恶诸法分别心是佛性的现象,二者本为一体的关系上讲的。          
       本人认为六祖对常与无常的表述更准确客观,符合实际。因为没有能离开善恶诸法分别心而独立存在的佛性,也没有能离开佛性而独立存在的善恶诸法分别心。二者是本质与现象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一体关系。                                 六祖对常与无常的解读的意义在于,可有力地对治偏空和我执。偏空者,逃避生活去求佛性。对此,六祖开示道:佛性就是善恶诸法分别心,就是色受想行识五蕴,就是一切事物,就是现实生活,就是对现实生活的觉悟,如果离开现实生活去求佛性,那就如同到兔子头上找犄角,是永远找不到的。
       我执者,生活在虚实颠倒的世界中,认虚为实,执着不放,烦累不堪。对此,六祖开示道:善恶诸法分别心,就是现实生活,就是一切事物,其本质佛性空是无生灭、无垢净、无增减的,看开了,放下了,就轻松自在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