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对六祖四句遗偈的解释

(2022-04-17 12:56:53)
       据《坛经》记载,六祖要圆寂时,对弟子说了最后四句遗偈:“ 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这是六祖最想留给后人的真言。 
       而令人遗憾的是,此前一些讲解《坛经》的师者们,对六祖这四句遗偈,要不是一语带过不加解释,要不是人云亦云相互抄袭,如:                                    星云法师的解释:“静止不动不修善,悠闲自在不造恶,断绝见闻心安静,心无拘束无所着。”(《六祖坛经讲话》424页)                                         《大话六祖坛经》作者苏树华的解释:“岿然不动连善也不追求,逍遥自在却从不把恶作。寂静中既无见来也无闻,胸中坦荡什么也不执著。”(《大话六祖坛经》203页)                 
       佛教十三经《坛经》作者尚荣的解释:“岿然不动连善也不追求,逍遥自在却不有意去做坏事,宁静寂寥无见无闻,胸中坦荡无念无求。”(佛教十三经《坛经》192—193页)
       南华禅寺曹溪弘法团的解释:“不动连善也不修,任运自在不造恶,安静之中断见闻,坦荡荡必无所著。”(《六祖坛经注释》177页)
       等等。 
       此等,都是根据字面意思作出的牵强附会的解释,与六祖本意相去甚远。
       那六祖这四句遗偈到底说的是什么呢?
       我的解释是:说的是,清净,无分别,自在,无分别;清净,不着相,自在,不着相。
       我为什么这样解释呢?请看以下分析:
       这四句遗偈中的“不修善、不造恶”,是什么意思呢?是无分别的意思。为什么说是无分别的意思呢?因为古人常用善恶来泛指对立事物, 如《黄帝内经》在讲肺的肃降功能时,就说“善者不可得见,恶乃可见”。由此推知,六祖说的不修善、不造恶,绝不是具体指不做善事、不做恶事,而是泛指不作对立分别,引申为无分别。
     “断见闻、心无著”,是什么意思呢?是不着相的意思。为什么说是不着相的意思呢?因为“断见闻”是心念不停留在所看到所听到的事物上,“心无著”是心念不停留在某一处,所以“断见闻、心无著”,是不着相的意思。
     “兀兀、寂寂”,是什么意思呢?是清净的意思。为什么说是清净的意思呢?因为在《辞海》中,兀兀,被解释为静止的状态,寂寂,被解释为无声,静止,无声,当然清净了,所以兀兀、寂寂是清净之意。
     “腾腾、荡荡”,是什么意思呢?是自在的意思。为什么说是自在的意思呢?因为在《辞海》中,腾腾,被解释为蒸腾,如热气腾腾,荡荡,被解释为水势奔流激荡,都含有自在之意,所以说“腾腾、荡荡”是自在之意。
       因此,六祖这最后四句遗偈,用白话讲就是:清净,无分别,自在,无分别;清净,不着相,自在,不着相。“提取公因式”后就得到了:清净,自在,无分别,不着相。在这里六祖回答了两个最关键也是最基本的佛学问题:一个是什么是佛?六祖在这里告诉我们:清净自在就是佛。第二个是怎样成佛?六祖在这里告诉我们:做到了无分别、不着相就成佛了。
       这是对《坛经》和顿悟法门修证要领的最高概括,是六祖传授给后人的修佛真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