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杂想
(2013-08-29 15:37:02)
标签:
表面基本面驱动力投资杂想预期股票 |
分类: 自己写的 |
在2010年,我曾经写过一点感想,大意是:市场一半海水,一半火焰。当时,小盘股疯狂炒作,具体的数字记不太清,以现在创业板的指数推算,当时的市盈率应该远远超现在。创业板经过两年的沉寂之后重新爆发,终于在前天冲破历史新高,而主板尤其是蓝筹股还沉沦在泥淖之中,不能自拔。现在不是海水与火焰的问题了,有点冰块与核爆炸的感觉。
昨天跟朋友聊天,聊到创业板,他的看法是,现在这种状况犹如九十年代的房地产,人们疯狂炒作,有很多人发家,但也有很多人沦落,人们并不关心最后是否一地鸡毛,只关注能否在其中抓住机会大发一把,我并不反对这种看法,的确也有很多人在炒作中发家致富,不管是房地产、刚发行时的股票、邮票、黄金、包括近期的创业板,但总感觉这不是智者所为,只是在比谁比谁跑的更快一点,就像遇到熊的两个人的反映。智者是什么呢?干脆我不去森林,这样我就不会遇到熊了。但在生活中,能在企业里风风火火的处理突发事件,能“平大事”的人更容易得到人们的尊敬,但制定规则流程,避免极端事件发生,谨慎小心的人往往被人们所忽视。我认为投资也是如此,能在风口浪尖打拼、刀口舔血的人往往让人高看,比如徐翔之流,反而在股票市场上的常青树不经常被人所提起,但每年简简单单的实现高于平均股指收益率的大师,不紧不慢的跑到了所有人的前头。
有时候也在想,到底是什么东西决定股票价格的走势呢?想来想去,只有基本面和预期,基本面是什么呢?他的驱动力又是什么呢?基本面是关于公司业务方面的全体集合,包括客户价值、盈利模式、关键资源和执行能力,是有高超能力的企业家对公司各项资源进行合适配置,进而表现为公司整体竞争优势有质的提升,他们决定了公司业绩整体性的运行方向,是稳定的、潜在的、长远的变化状态;预期是人们对未来的期望,是把人们的经验、想法、判断等各种感性的东西糅合起来,形成的短期的判断,当大多数人形成一致性的预期时就会形成巨大的推动性的力量。预期的背后是人性,而人性是反复多变的,是不理性的,所以预期代表了灵活的、表面的、短期的变化状态。如果一家公司的基本面有根本性的变化,股价也会有方向性的转变,预期则决定了短期的震荡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