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积淀积淀中孵化——四川省王丽君名师鼎兴工作室“活分享悦传播”教育论坛(第1期)

标签:
教育论坛 |
分类: 王丽君名师鼎兴工作室 |
研究中积淀 积淀中孵化
2022年3月10日20:00,四川省王丽君名师鼎兴工作室“活分享,悦传播”首场教育论坛——小学英语“双线混融”教研路径的探索与实践成功召开。本次论坛活动由德阳龙礼江工作站承办、其工作站学员刘曦主持。

四川省王丽君名师鼎兴工作室12个工作站以及“1+1+10”项目组,共计80余名教师参加了论坛研讨。
首先,龙礼江老师以《小学英语“双线混融”教研路径的探索和实践》为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他指出,双线混融的教研路径是将基于融合、为了融合、体现融合和在融合中得以重建,在教研的过程中“融通思维”要一以贯之,并结合工作室当下工作实践,总结提炼了了四条路径:基于能力提升的“一主六步”理论学习路径、基于个性成长的“动力拓展”需求调研路径、基于问题解决的“三思四研”工作研讨路径、基于课例打磨的“三磨三展”教学展评路径。龙老师表示,教育论坛是个开放包容的平台,诚心欢迎各伙伴工作站积极踊跃地交流和探讨,共研、共享、共成长。

宜宾张焰工作站学员易梅说的“各个工作站的老师们都是工作室开展的双线混融式教研模式研究的受益者”的切身体会,受到大家一致的赞同。“1+1+10”项目组的学员王帮红谈到,通过论坛,认识到教研不仅仅是本校的教师的教研活动,也不仅仅局限于线下的教研,还应该有双线融合。德阳龙礼江工作站学员蒋韵则感谢王老师给了工作站很好的引领,帮助他们完成自身的成长和蜕变。
个字“真研究,有行动;实研究,有成效;深研究,有成果”充分肯定了德阳龙礼江工作站务实的研究工作,高度评价了德阳龙礼江工作站团结思进的团队精神。同时,她也对工作站以及工作室其他工作站在研课题的后续研究提出了建议与希望。本次论坛在愉快的对话交流与思想碰撞中圆满结束。

【感悟摘录】
课题研究最开始很难,我们要打破畏难情绪,打破思维,改变自身观念,逐步去适应它。只有不断研究探索,自我总结,多写感受心得,才会有所提高。
“三思四研”工作研讨路径不仅对我的学习和工作有用,对我们的生活也非常有用,这对于一个年轻的老师来说,使我感到对于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困惑都豁然开朗了。
原来双线混融教研模式不仅仅是线下教研和线上教研二者的结合,而是双线互相助力、互相渗透,达到一种融通状态。
我们要做“真研究、实研究、深研究”,付诸行动,才能有成效、出成果。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登上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觅得骊珠。
通过论坛,我明白了我们应该关注日常的教学行为,提出问题互相研讨,解决问题最后进行实践研究。
——攀枝花张骞予工作站
由于地域的限制和疫情的影响,我们不能经常进行线下教研,工作室领衔人王老师就带领我们利用网络开展各种线上线下教研活动。经过实践,我真正体会到了双线混融教研带给我们的快乐,真正感觉到了网络教研的优势。
双线混融式教研模式,在一年前对于我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高大上的词汇,但跟随着工作室的节奏一步步走来,我对双线混融式教研模式的认识逐步深化。尤其今天的论坛活动,让我对双线混融的教研路径有了清晰的认知。
“活分享、悦传播”教育论坛是展示创意的看台,也是分享思想的平台,更是引领蜕变的舞台。其宗旨在于“用成果孵化成果,用成长引领成长”
撰
编辑、核稿:王燕
审核: